放眼臺灣的新建案,常以巴黎、倫敦、京都……做為號召,我們的海邊有希臘風的咖啡館,山上有豪華歐風民宿……只是,這該是臺灣的樣貌嗎?抑或我們早已忘了自己土地應有的模樣? 出生於一九七六年的游智維,創立了「老房子事務所」,試圖透過老屋保存與再生,找回專屬臺灣的樣貌。游智維出生於宜蘭,鄉下的孩子沒有太多玩具,他時常和幾個玩伴偷偷跑進無人居住的老房子�探險。一幢幢老屋,成為他童年記憶最快樂、最溫暖的一部分。十六歲,游智維到臺南讀書,古城的氛圍讓他如魚得水,從此愛上臺南,一住就是二十年。
游智維熱愛旅行,退伍後成為人們口中的「背包客」。在國外,游智維除了看到異於臺灣的風土人情,更看到外國人如何維護老建築、保存傳統文化,像一場震撼教育。他心中忍不住產生疑惑:「那麼,臺灣呢?我們為什麼做不到?」游智維相信,只要臺灣有愈來愈多人和他一樣,到國外開拓眼界,這些人也會產生跟他一樣的感動,進而願意選擇以不同的方式看待與對待臺灣的老建築。出於這樣的信念,游智維創辦了「風尚旅行社」,有別於坊間的團體旅行,他的旅行社,專辦量身打造的客製化旅行。「旅行可以改變世界,」游智維說,「春秋時代的孔子周遊列國、唐朝的玄奘遠赴天竺取經,近代發起古巴革命的切•格瓦拉(Che Guevara),也曾騎著機車,橫越大半個南美洲。這些偉大的旅行家,都對世界造成了莫大的影響。」
另一方面,游智維也成立「老房子事務所」,希望替臺灣這塊土地,留下更多值得記憶的美好。「臺灣對老建築的粗暴,簡直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游智維以臺南的老臺灣銀行舊宿舍為例,這�原是古樸的日式建築,還有好幾株珍貴老樹。二○○五年,這塊地被建商買下,計畫開發,引起不少人抗議,也喚起文化局的重視。然而,就在此時,建商竟趁著假日,出動怪手剷平房舍,還惡意地將老樹環狀剝皮。一塊百年歷史的建築群,短短一個下午就灰飛煙滅;臺南市的「新松金樓」曾是府城的建築地標,蔣渭水還曾在此召開全工聯會議,別具時代意義,但它卻也慘遭拆除命運,斷垣殘壁的現場仍飄散濃濃檜木香,讓游智維幾乎掉下眼淚。「想靠政府保存老建築是不切實際的做法,民間的力量才是關鍵。如果人們能看到老建築的價值,那麼老房子就會被留下。」
二○○九年完工的「西市場謝宅」,是游智維打響名號之作。四十多年歷史的謝宅位於臺南保安路西市場內,也是游智維好友的老家。游智維和好友說服長輩,找來成大建築系的學生一起進行老屋整建、復舊。他們請了許多老師傅,有人做手工蚊帳、有人做手打棉被、有人做塌塌米或竹架……「光是這些老師傅本身,就是一段段歷史。」走近「西市場謝宅」,就彷彿走進時光膠囊,洋溢著四十年前的臺灣風情。如今,重生後的謝宅是臺南最具代表的民宿之一,至今已接待二十多個國家的旅客。「把人多留在臺南一晚,人們就會多愛上這座城市一些。」游智維希望西市場謝宅是「拋磚引玉」的那塊「磚」,「如果大家認為它是好作品,進而學習、拷貝,就會有更多老房子,因此保存下來。」
不過,游智維也認為,「老宅再生」的價值不只是商業。「臺南有很多老建築,被改為咖啡廳、夜店。顧客在門口喧譁、亂丟菸蒂,對周圍的居民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我認為老建築再利用時,不能僅是『利己』,更要『利他』,好比老建築若位於住宅區,那麼就未必適用於商業經營。」游智維舉例,中國的麗江古城就是個值得引以為鑑的例子。「麗江是世界文化遺產,但很諷刺的,現在的麗江幾乎沒有麗江原住民納西人。」因為隨著觀光發展,麗江開了一間間旅館、商店,居民寧可高價將房舍出租給外地經營者,自己搬遷他處,「可是,若是失去了『人』這個重要的關鍵,那麼古城的意義也將不復存在。」有鑑於此,「老房子建築事務所」也默默地推動「住宅改造」,最近他們接下一件案子,是位於新北市的三合院,「那房子已經破舊到無法住人,起初我不認為它值得修復。」但與屋主碰面後,游智維徹底改變了想法:「那老太太如數家珍的,告訴我她過去在這�的生活點滴,我才明白,對她而言,這房子重要的不是建築本身,而是濃厚的情感。」所以,在幾乎沒有獲利的情況下,游智維仍接下了這件案子,讓老太太終於能「回家」居住。
游智維希望民間企業,乃至建商,能更重視老房子的價值,「建商花錢蓋樣品屋,動輒數千萬,為什麼不能拿出一點經費來保護老房子呢?」搶救老屋,是與時間賽跑,但游智維仍不肯放棄:「我希望替每個時代,留下它最讓人感動的部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