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快遞市場終於「正式」向外資開放,大陸國家郵政局7日公布首批通過2012年快遞經營審核企業名單,其中全球最大的聯邦快遞(FedEx)及優比速(UPS)兩大外資巨頭,首獲大陸快遞牌照,讓大陸本地快遞業備感威脅,連本國航空公司的貨運業務也連帶受影響。
國際4大快遞公司中的2大巨頭,6月遞交牌照申請後,日前終於取得許可。京華時報報導,這是2009年「中國郵政法」實施以來,外資快遞企業首獲大陸快遞牌照;按規定,僅能經營信件以外的快遞業務。
這次聯邦快遞獲准在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天津、大連、鄭州、成都8個城市,UPS首批獲准在上海、廣州、深圳、天津、西安5個城市開展業務。
首批獲准經營業務的區域均為大陸一、二線城市,也是大陸本地和國際快遞業務集中的區域。
國家郵政局表示,這次核准外資企業經營大陸快遞業務,是中國履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承諾的積極舉措,也是進一步開放大陸快遞市場的重要標誌。
早在取得牌照之前,外資快遞企業早就已涉足大陸快遞業務,不過官方默許,讓同業質疑聲不斷;如今郵政局下放權限,兩家外企終可「化暗為明」,光明正大經營大陸的業務。
過去外資快遞企業必須透過中外合資方式展開業務,同時礙於郵政法的限制,不得投資經營信件的大陸本地快遞業務,無法涉足利潤最高的信件業務,讓外資巨頭有志難伸。德國巨頭DHL便因資不抵債,2011年退出大陸,且認為時機尚未成熟,暫無意進軍大陸快遞業務。
事實上,UPS、Fedex、DHL、TNT已占據大陸國際快遞業務80%的市場,外資可能點燃新一輪戰爭。
對於國際快遞巨頭進入大陸快遞市場,業界褒貶不一。快遞諮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表示,短期內,外資快遞不會對大陸企業產生衝擊,因為他們相較當地的企業沒有網點優勢,營運範圍小,相對而言成本和費用高等。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早在外資快遞企業申請的審核公示期內,向郵政局提交反對意見,質疑兩家企業的性質及實際市場範疇。中航協稱,兩家企業「實際上是有快遞業務的航空公司」,若以快遞行業性質申請到牌照,其航權將延伸擴大到經營許可的其他大陸城市,大陸的貨運航空優勢勢必喪失,將面臨極大衝擊。
但全球3大快遞巨頭早已不約而同在上海布局國際業務。7月12日,DHL投1.75億美元在浦東國際機場興建的北亞樞紐正式啟用,是其在亞洲最大的快遞轉運中心;而聯邦快遞也將在浦東機場投資興建不低於UPS的「洲際級」貨運樞紐。UPS更早在數年前於浦東機場建成國際轉運中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