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9日 星期日

老闆退休養病種百香果抗癌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udn健康報e報
2012/09/10 第358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本期索引
醫藥新知 老闆退休養病種百香果抗癌
健康焦點 彈劾鳴不平 柯文哲:愛滋器捐案有壞人嗎?
右臂栓塞送命 家屬質疑醫院
家長態度+重建術 小耳童獲自信
保健優概念 宣導防憂鬱症 銀髮族自導自演
健檢/聽解說、做追蹤 才是重點
裝心室輔助器 68歲患者趴趴走
依照風險因子 選擇健檢套餐

醫藥新知
 
老闆退休養病種百香果抗癌
記者蘇木春/南庄報導/聯合報
苗栗縣南庄鄉竹湘精緻農坊主人羅金玉,6年前被診斷出罹患口腔癌,原打算退休後才到石壁部落養老,因而提前搬到石壁定居,並開始種植百香果,不施用農藥,病情奇蹟似的趨於穩定後,他開放採果並與遊客分享抗癌經驗。

「當時只是想到山裡等死」羅金玉感慨的說,早期他與胞兄經營營造公司,管理近千名工人,常往來中、北部工作,每天應酬不斷,常睡眠不足,6年前右邊臉頰有肉瘤逐漸腫大,被診斷出罹患口腔癌第四期。

羅金玉原本計畫退休後要到山中買塊地種菜,罹癌讓他的計畫提前進行,他說,雖然放下一切內心很掙扎,但看到同期進醫院開刀的6名癌友,至今加上他僅剩3名,讓他覺得自己真的很幸運。

從通霄老家搬到南庄後,羅金玉開始早睡早起的自然生活,每天種蔬果,都不施用農藥,飲食走向清淡,聽說吃百香果對他的療養有幫助,便開始種植,他喜愛喝醋,也因此自製百香果醋與分享。

羅金玉說,開刀後醫生告訴他存活率只有百分之一,讓他更珍惜生命,只要有癌友向他求助都盡力幫忙,每年7月至隔年2月是百香果產期,他也開放遊客入園採果,自採每台斤28元,百香果醋宅配及預約採果,可電洽0932616246。

 
健康焦點
 
彈劾鳴不平 柯文哲:愛滋器捐案有壞人嗎?
記者趙容萱/台中報導/聯合報
因台大醫院誤植愛滋器官一案遭監察院彈劾的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昨天在台中演講時,提及整個事件「有壞人嗎?」社會追究誰要下台、誰要負責,但卻沒有改善器官捐贈系統。

柯文哲昨天下午到台中市西屯區福華飯店演講,以外科重症醫師身分,分享行醫點滴,從醫學談到生死學,吸引逾百名醫界等民眾到場聆聽,擠爆會場,主辦單位緊急把演講場地移師同樓層的大會議廳。

柯文哲從台大醫院的葉克膜談起,認為醫護人員最困難的一堂課題是面對生死,遇到救不活的病人怎麼辦?不知道如何告訴家屬,台灣醫學教育該注重生死學,到最後他實踐「視病猶親」,醫師若把病患當成親人看,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他還說,現在願望是建立文明社會、互信的社會,也就是依法行政、程序正義,以及尊重人權,有能力者多承擔責任。他認為,監察院直接彈劾,過程沒有傳訊,沒有符合程序正義。

他指出,這案子這麼多單位查,卻沒真相,問題出在人人說謊,他第一個講實話,下場最慘,協調師沒有聽錯,如果當時醫護人員一字排開道歉,有能力者多承擔,就不會有這麼多問題。

 
右臂栓塞送命 家屬質疑醫院
記者黃寅、趙容萱/台中報導/聯合報
台中市救護車司機卓和華上個月右手臂動脈栓塞,送往台中市南區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隔天陷入昏迷,延至上個月27日不治,昨天出殯,家屬質疑院方在病人昏迷前沒做任何搶救,有醫療疏失。

院方說,醫療團隊在收治卓姓病患後,因考量病患無法開刀,以打點滴、抽血檢查等積極醫治病患,但因病患栓塞進程快速,4小時後腦中風,立即送入加護病房急救,醫療團隊已表達已善盡責任,院方也將在20日邀專家召開醫療審查委員會,調查醫師是否有過失。

私人救護車公司司機卓和華上個月12日出勤到高雄市,突然覺得身體不適,到義大醫院就診,醫師診斷他右手臂動脈栓塞,並預定隔天替他開刀治療。

卓和華的哥哥蕭和儀(從母姓)說,弟弟在13日傍晚,轉診回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14日上午陷入昏迷,急救後延至27日不治。

台中市幾家私人救護體系的救護車20多輛昨組成隊伍送卓一程。蕭說,弟弟13日是清醒的走進急診室,還帶了義大的病歷,他一直喊手痛、頭痛、血壓飆高至170,醫生卻說不會有立即危險。

蕭指出,弟弟在隔天陷入昏迷,醫生卻沒做任何搶救措施,以致過了搶救的黃金時間,明顯有疏失。

院方說,卓因有多處血管發炎的罕見疾病,當天因院內無病床,建議轉院,家屬堅持留下,醫生在收治卓後,採取打點滴、抽血、電腦斷層等檢查等,病患在4小時後,腦部出現栓塞(腦中風),立即送入加護病房急救,已善盡責任。

 
家長態度+重建術 小耳童獲自信
記者姜宜菁/西螺報導/聯合報
「家長的態度會影響小孩」,小耳症患者江威宜的父母昨天分享經驗說,重建手術可以改變外型,但家長的心態也很重要,小孩會因有自信而活出自我。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昨天在雲林縣廣興教育農園,舉辦小耳醫療講座暨家庭聯誼,邀請長庚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醫生陳潤茺介紹外耳重建手術,並請小耳症患者江威宜、黃敦浩分享經驗,安排醫生義診和聽力諮詢,讓有同疾病的小朋友更有自信,超過30個家庭參與。

社工師宋素霞表示,唇顎裂的小朋友,在出生後3個月可經由重建手術改變外型,看不出異樣,也不會影響生活。但雲嘉區的醫療資訊較不足,北上手術後未進行追蹤,無法取得更多新進的技術或資訊,「重建手術可增加孩子自信心!」

江威宜指出,小時候偶爾會因聽不清楚而誤會他人的意思,5歲重建耳朵後,「我不說,別人也不知道是假耳。」威宜的父母認為,家長的態度會影響小孩,「勇於面對小耳症,小孩就不會受到外人指指點點而心靈受創。」

小耳症病患的家屬相互交換生活經驗,江威宜的媽媽指出,骨導式助聽器要價17萬元,因未納入健保體系對一般家庭是筆負擔,後續機器維修還必須送到澳洲,期盼政府能重視協助解決問題。

※延伸閱讀》

•特教生手語感謝 師長熱淚盈眶

 
保健優概念
 
宣導防憂鬱症 銀髮族自導自演
記者謝進盛/麻豆報導/聯合報
麻豆樂齡學習中心宣導銀髮族活出自我,杜絕憂鬱症、自殺悲劇發生,會員們花了不到一周時間,從劇情撰寫到上台演出,大家合力完成,這群素人演員昨粉墨演出,生動逗趣的內容,宣傳效果一級棒。

「我們希望能擺脫硬梆梆的教條式宣導,演不好也沒關係,重點的是,由銀髮族長輩來詮釋,更貼切。」

樂齡學習中心主任鍾秀琴說,一周前接到衛生局來電,在南瀛綠都心廣場有場戶外宣導活動,希望能接手宣導銀髮族如何克服憂鬱症、避免自殺。經和學員們初步討論,決定「用演的」,眾人開始分工,忙得不亦樂乎。

鍾秀琴親自寫劇本,模擬銀髮族生活上可能經常面臨的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問題,同時安排演員們相互打氣情境,避免憂鬱症纏身,設定好角色後,經由戲劇宣導正確生活態度。

而為融入劇情,鍾秀琴還忙著找配樂,擔任音效控制,學員們連日來密集排練,儘管演出時仍有忘詞或走錯位,但詼諧逗趣的場面,仍讓觀眾看了哈哈大笑,鼓掌叫好。

68歲的學員李榮華飾演里長伯,其妻子李林末擔任幕後,演出完後,夫妻倆相識而笑說,這劇情好像是在「演自己」,還能感受當演員的樂趣,雖然累,但很有成就感。

 
健檢/聽解說、做追蹤 才是重點
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聯合報
健檢沒紅字,就代表一定健康?高雄榮總健檢中心主任馬光遠說,健檢報告不能跟「健康保證書」畫上等號,事後聽醫護人員解說、做好定期追蹤,比檢查過程更重要,更是整套健檢的服務重點。

高醫健檢中心護理長郭湘茹表示,每位走進健檢中心的民眾需求大不相同,有20多歲民眾開口就說他要做「最好的」檢查,多少錢都沒問題,但諮詢過後,發現基本血液檢查就很足夠。

有人則是很有追蹤概念,每兩年就找同家醫院做全身檢查,並把報告存檔,再細細比對各項指數變化。

高醫健檢中心醫師楊正福說,健康檢查套餐雖是依據國人罹病危險因子設計,但不可能適合每一個人,各大健檢中心已逐漸走向量身訂做趨勢,事前諮詢年齡、家族史、工作型態、身體症狀,事後則另約時間,由專人詳細解說,讓受檢者認識自己身體,若有危險因子,會定期打電話追蹤民眾回診,做好健康管理。

 
裝心室輔助器 68歲患者趴趴走
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聯合報
全球最新型的人工心臟左心室輔助器,目前全台已有4人裝設,其中成大醫院去年為68歲患者完成裝置,已存活1年多,是全台存活最久的患者。

成大醫院心臟外科主任羅傳堯表示,人工心臟研發多年,但過去存活率不高,只能以「月」來計算,但新型的左心室輔助器,存活機率幾乎與心臟移植相同,未來勢必成為嚴重心臟病患者在移植心臟之外的另一項選擇。

據悉,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在前年核准上市後,目前使用人數不斷增加,而全球使用這項裝置存活最久已近6年。

羅傳堯表示,雖然效果不錯,但在台灣因健保不給付,費用高達近700萬元,容易衍生後續糾紛,以台北振興醫院為例,患者在使用這項裝置後沒多久過世,醫院至今要不到錢,因此醫院推廣的意願不高,台灣的使用環境還不成熟,但對想救命、又等不到心臟移植的患者來說,「再多的錢也比不上一條性命」。

羅傳堯指出,左心室輔助器是取代心室的功能,將血液送出後經過機器,再打進動脈裡,舊型體積龐大,走到哪裡就好像帶著一台大冰箱,很難過正常生活,而全人工心臟則仍在研發試驗,整體來說併發症相當多,患者存活率極低,大多做為等待心臟移植過程中,暫時延續生命之用。

但左心室輔助器新型體積相當小,除在體內的裝置外,連接到體外的裝置大約只有手掌大,患者可以趴趴走,但為避免沒電,患者需另外攜帶背包大小的電池;據研究,患者兩年存活率達7成,幾乎與心臟移植患者3年存活率約8成相近。

成大去年8月為68歲的王姓患者完成左心室輔助器裝置手術,患者曾做過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但心臟卻逐漸衰竭,在最近的手術之前,已在加護病房躺了1個月,病情嚴重,手術後目前已能到處遊山玩水。

 
依照風險因子 選擇健檢套餐
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聯合報
預防醫學觀念興起,愈來愈多民眾體認健康檢查的重要性,各醫院因應這項潮流,相繼推出各式健康檢查套餐,從高階電腦斷層、磁振造影到正子儀,費用從3千元到8萬元,令人眼花撩亂。一套「夠水準」的健檢動輒上萬元,民眾該怎麼選出適合自己的檢查呢?

高雄榮總健檢中心主任馬光遠強調,並不是檢查項目多或使用愈高階儀器,就代表健康檢查品質愈好,第一步應先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案,並持續追蹤指數的變化,才能做好最完善的健康管理。

目前各健檢中心推出的方案大同小異,以檢查時間區分,一般學校、公教人員或職場檢查會在半日內結束;若加做較完整的腸胃內視鏡檢查,約需一天時間。

以類型區分,30歲以下年輕人接受約3、4千元的血液生化檢查和超音波檢查就綽綽有餘,中高齡民眾、有三高問題或家族史者,建議加做心血管或癌症方面檢查。

有的醫院會鎖定某種高階儀器,推出招牌高階套餐,如電腦斷層、正子或磁振造影,讓經濟許可又想做較精密身體檢查的民眾做選擇。

馬光遠表示,每種儀器各有優點和限制性,比方說,核磁共振可觀察腦血管、脊椎神經、乳房等實質臟器有無病變,但對早期黏膜性癌症如胃、食道、大腸等,還是做內視鏡較精確。

哪種健康檢查最適合自己並非絕對,必須依據每個人的「風險因子」去選擇,像國人致死率第一名是肺癌,發生率第一則是大腸癌,有抽菸或家族史就不能遺漏。

若預算有限,也可多利用公部門推動的免費健檢。現階段老人健檢、四大癌症篩檢等,都是針對國人好發疾病規劃篩檢項目,民眾可選擇資格符合的篩檢,並向醫院諮詢後加做自費項目,不要放棄發現早期疾病的權利。

高醫健檢中心醫師楊正福表示,許多大企業相當重視員工健康,每年補助管理階層5、6萬元健檢費用,一般年輕上班族選擇半日型健康體檢套餐,就可囊括大部分項目,但重點還是事前做好充分諮詢,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健檢方案。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