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4日 星期日

登陸最佳時機已過 台商臨肉搏戰


【音樂隊長電子報】是全台唯一的音樂產業專門誌,提供音樂產業、科技生活、專訪等專業又易讀的最新資訊! 【阿姆尼愛閱讀】電子報介紹好書,以閱讀帶給青少年豐富的心靈滋養和成長的力量,讓讀者們樂在閱讀。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2/10/15 第2806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兩岸財經要聞 登陸最佳時機已過 台商臨肉搏戰
經濟指標 大陸9月CPI 將重返1字頭
成思危:大陸Q3經濟恐比Q2差
黃金周過後 廣州樓市反彈
自動化浪潮 英媒:中國掀新工業革命
投資環境 諾基亞裁員風暴 大陸重災區
陸銀不良貸款增 恐持續10年
中關村搶當「綠巨人」 台商良機
外貿嚴峻 「廣交會」成交不容樂觀

★ 台股重要指標: 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兩岸財經要聞

登陸最佳時機已過 台商臨肉搏戰
記者劉方澤/長沙望城報導/聯合報
台資企業由大陸沿海向中西部遷移的過程中,有的抓住機遇,快速成長;有的穩步發展,經營百年老店;有的轉型升級,調整方向;也有的水土不服,還需一段時間適應新環境。大陸市場廣闊,但競爭卻日益激烈,對於台商在新環境下的發展,湖南長沙望城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徐志剛認為,台商在大陸發展,要有更充分的準備。

長沙望城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大陸經濟發展的縮影。借力台商,望城啟動了從傳統的農業縣到現代工業聚集區的轉型。然而,隨著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歐美、大陸央企等的進駐,台商在當地經濟中所占的比重也逐年下降。

錢進內陸 需重新適應

大陸經濟環境的變化,促使台商調整方向。○五年到大陸發展的交泰集團董事長楊建西表示,最初到大陸,為高鐵提供無收縮砂漿、孔道壓縮漿等產品獲得第一桶金。然而,大陸高鐵建設放緩,公司也相應需調整主攻方向。他說,目前大陸各地加大城市形象建設的投入,並宣導綠色環保理念,看好兩年後的商機,公司引進歐美工藝及設備,搶攻混凝土藝術地坪、藝術牆面,以及整體式輕質建築內牆系統等綠色環保建材產品市場。

向內陸遷移,也需要適應新的環境。捷順陶瓷○九年起,逐步將產能由東莞向望城遷移;然而,上下游產業鏈配套卻成為新問題。企業負責人說,望城當地的產業鏈目前卻還未成熟,不僅瓷土,包裝等等還需要從東莞運輸,產品也需要再運往東莞銷售,如此往返,物流成本大幅增加。

全球搶攻 競爭更激烈

雖然面臨更激烈的競爭,營運壓力也在不斷增大,但進軍內陸的台商也抓住商機,快速壯大。

花之林人文茶館,九七年在上海創立,十年間僅展店三十家;○八年西進湖南發展後,大陸門市已達一百六十三家,成為湖南最大規模連鎖餐飲品牌,也是台資服務業進軍西部的成功案例。

花之林人文茶館執行長鐘晨亮認為,大陸內陸消費已經起來,現在是台商搶攻大陸二、三線市場的絕佳時機。但他也說,一旦大陸本土業者起來、其他外商搶進後,台灣業者在大陸二、三線城市的機會將流失。對有意進軍大陸二、三線市場的台商,除了專業、品牌外,「本錢」夠不夠雄厚,也是成敗的關鍵。

徐志剛坦言,相對於上世紀九○年代,台商在大陸發展一定賺;但「要發財大陸來」的榮景,現已不是最好時機。大陸加入WTO之後,對境內外企業一視同仁,市場競爭十分激烈。現在台商在大陸發展,要有充分的準備;比如,相對較好的資本,相對先進的技術,要有自己的特色。


經濟指標

大陸9月CPI 將重返1字頭
記者劉永祥/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中國國家統計局今(15)日將公布9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中國網報導,受農產品價格總體平穩等因素影響,分析人士和研究機構普遍預測,9月CPI增幅將走緩至1.8%,大陸CPI再度回到「1時代」。

依據大陸央行數據,截至9月底,大陸廣義貨幣供應(M2)及狹義貨幣供給(M1)的增長幅度都高於市場預期,並創年內新高。新華社稱,這顯示「穩增長」政策效用正在發揮作用,市場流動性狀況和社會總需求正進一步改善。

新華社指出,跡象顯示大陸企業經營活躍度正在小幅提升;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預測,隨著前期政策效果逐漸顯現,第4季經濟可望回暖。

有關各界關注的物價走勢,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認為,極端天氣因素影響結束,蔬菜價格漲幅走緩,且豬肉價格漲幅較小,食品價格總體運行平穩,預計9月CPI與去年同期相較增幅將減至1.8%。

瑞銀集團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也說,9月蔬菜價格下跌可能令食品通膨放緩,油價上漲則推高非食品通膨,預計9月CPI增速將從2%回落至1.8%。

人民網報導,多家機構對9月份CPI漲幅作出1.8%到3%的預測,6家機構有4家預估漲幅低於2%。根據同花順統計,日信證券預計漲幅最低,為1.8%;信達證券預計漲幅最高,達3%。

報導稱,多數專家認為,CPI很難長期停留在「1時代」,未來物價上漲的壓力仍不小。

方正證券首席分析師湯雲飛表示,「9月CPI同比回落並不意味著CPI通膨繼續下行」;第4季主要食品與非食品價格季節性上漲,通膨加速的可能性變大。他預估,全年CPI增幅約2.9%。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宋國青也認為,「CPI現在同比增長率呈下降的傾向,但今年第四季可能較去年並無明顯回落,甚至有所反彈。」

普遍認為未來物價上漲壓力大的同時,專家也表示,年內物價不會出現大幅反彈。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說,年內大陸經濟增速難以大幅回升,在需求沒有大幅改善的背景下,物價不具備大幅反彈條件。

PPI部分,中信證券推斷,由於9月份製造業PMI較8月上升0.6個百分點,9月份PPI與8月相較將持平,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速約-3.5%。


成思危:大陸Q3經濟恐比Q2差
特派記者林克倫/上海十四日電/經濟日報
大陸前全國人大委員會副委員長成思危昨(14)日在上海同濟大學表示,大陸經濟現面臨國外需求下滑、國內內需不振與產能過剩等挑戰,情勢要比2009年嚴峻,且今年第3季經濟成長率恐怕會比第2季低。

成思危昨出席上海同濟大學與台灣世新大學合辦的「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與對策」專題演講,針對今年大陸經濟情勢,成思危指出,七、八月的採購經理指數(PMI)仍比較差,指數9月可能上50,第3季不是太樂觀,弄不好可能比第2季低。

如何解決經濟下滑問題,成思危表示,大陸國務院今年5月強調要「穩增長」,「穩」的意思是經濟成長不要再往下掉,並在政策面提出人民幣1兆元投資方案,目的就是要刺激經濟不再下滑。然擴大內需刺激是否再次引發通貨膨脹,成思危認為,消費者物價指數今年8月回到2%,只要刺激經濟方案在實施的同時,能將物價控制在4%以內,中國不至於出現停滯性通膨的危險。

對於未來大陸經濟走勢,成思危認為,挑戰要比2009年嚴峻,今年歐洲除德國、波蘭能維持正成長外,其他國家可能出現零成長或負成長,美國與日本的經濟成長率預估僅百分之零點幾。

成思危說,歐美需求下滑已成趨勢,現中國主要是靠東協、非洲與拉丁美洲市場在支撐;此外,歐美的低利率政策將增加石油、糧食等大宗商品上漲壓力,讓大陸經濟雪上加霜。


黃金周過後 廣州樓市反彈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現在房價還算穩定,不少買家都看好後市,積極出手買樓。」在位於廣州市荔灣區的某樓盤銷售大廳裡,工作人員表示,該樓盤自9月末開盤以來持續熱銷,如今已售出大部分房源。

中新社報導,根據廣州地產網站的監控數據,剛剛過去的中秋國慶假期,廣州新房網簽量頗為慘淡,僅為907套,環比上一周大跌67.2%。但值得注意的是,假期過後的首周,該市迎來一輪網簽高峰,自10月8日起,每日的新房網簽量均超過300套。

「從中原地產代理的樓盤來看,今年國慶黃金周的成交情況尚可。」中原地產項目部總經理黃韜說,考慮到網簽數據的滯後性,黃金周期間的成交量會在月內逐步體現出來。他指出,雖然不少開發商在黃金周之前推貨,使市場購房需求被提前釋放,但部分觀望的買家仍會陸續入市。

假期過後的首個周末,廣州荔灣區的多個在售樓盤,現場人氣尚佳,樣板房和銷售大廳裡,來往穿梭的購房者絡繹不絕,其出售的針對剛性購房需求的房源受到不少買家青睞。

自5月份廣州樓市回暖以來,房價波動備受關注。廣州經緯行研究中心主任曾英杰表示,目前大型開發商並不愁完不成年度業績,四季度多會採取利潤優先考慮,市場的總體價格也將保持穩定,但個別區域如南沙等,則會受規劃利好支撐,出現小上漲。


自動化浪潮 英媒:中國掀新工業革命
記者蘇珮儀/專題報導/經濟日報
台商富士康近期大陸工廠接連傳出暴動及罷工等狀況,外界推測富士康將因此加快機器人兵團入駐腳步,或許將帶起自動化浪潮,估計2014年將形成一波高峰。

據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院長陳明璋2011年發布的報告,在385家台商接受調查的台商中超過八成面臨到缺工,已有34%的台商表示將增加自動化。

上海台協會常務理事邱創盛認為,大陸「和諧社會」的路線是基本工資不斷上漲主因,未來穩增長目標在轉往內需消費、又要維持「和諧」的前提下,肯定會繼續提升工資。

邱創盛呼籲台商,若無外移計畫,傳統產業需盡快自動化。

越來越多工廠採取費用不菲的自動化生產線,以機器取代眾多的作業員;改變最劇烈的恐怕就是出口導向的廣東。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稱,這些工廠展現的自動化面貌,正是象徵大陸的一場「新工業革命」。

現在有些廠偌大的廠房裡只看得見少數幾名操作機器的員工。

電力和自動化技術全球領導廠商ABB集團機器人部主管倪思德(Per Vegard Nerseth)表示,不少行業都已開始尋找自動化的機會,「尤其是電子行業」。 目前全球的工業機器人總數接近130 萬台。

在中國出口業火車頭的廣東省,許多工廠都是台、港企業家經營的,英國金融時報指出,在這些先鋒者中,有越來越多有遠見的台、港企業家開始意識到,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是保持中國工業基礎的競爭力的一條途徑。


投資環境

諾基亞裁員風暴 大陸重災區
記者何蕙安/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諾基亞中國公司證實在8、9月期間已解聘東莞工廠近百名員工,為諾基亞東莞工廠1995年成立以來首度大規模裁員。此次裁員的東莞諾基亞是專門生產傳統的功能手機。

歐美手機大廠接連裁員今年反覆震撼中國市場,包括諾基亞西門子合資公司、摩托羅拉加上此次的諾基亞中國,在大陸已裁掉逾2,000名員工。

諾基亞中國區公關總監高翔強調,東莞工廠裁員後,還是會專注生產更加多元化的功能手機,同時重點發展智慧型手機和地理位置服務,以「差異化競爭」提升獲利能力。

高翔向東方早報與新華社證實裁員消息,表示該工廠目前有約6,000名員工,裁員人數不超過100名。

據了解,被裁員工中包括管理人員、技術人員與老員工,另有數百人受到波及調整崗位。一部分員工是因為不滿職位調整而自動離職,並非直接被裁。

高翔強調,裁員計畫是配合去年2月制定的全球戰略轉型,中國區今年7月已經開始簡化機構。

據了解,當時諾基亞全球市場相關部門裁員人數約500人,中國區就占了250人,是全球裁員計劃中的「重災區」。

當時,諾基亞中國一內部人士向東方早報透露,整個中國區市場部門的裁員比例接近50% ,「基本上只要舉手表態自己想離職的,都會被批准。」

諾基亞今年6月曾公布新一輪裁員目標,預計2013年底全球將裁員1萬人,同時關閉歐洲部分工廠,計畫到2016年省下16億歐元(約新台幣605億元)的生產成本。

當時,諾基亞並未披露中國區在裁員計畫中的具體人數。有說法指,諾基亞中國區的研發、銷售、行政等部門都已進行過幅度不小的裁員和架構調整,此次涉及的是擁有成本製造優勢的中國工廠。

但諾基亞絕非個案,早在今年3月,諾基亞與西門子的合資公司宣布在中國區裁員350人,8月初再展開第二波320人裁員行動。二周後,摩托羅拉也宣布裁員1,000名中國市場員工。

日益下滑的手機業績是這些公司裁員的共同原因。諾基亞日前公布第2季在中國市場的銷量比前一年同期下滑30%,第1季的營收甚至蒸發了70%。

市場調查公司賽諾近期發布的報告則顯示,今年6月,諾基亞產品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僅9.42%,排名第4;若光看智慧型手機部分,諾基亞的排名滑落至第7,市占率只有5.81%。


陸銀不良貸款增 恐持續10年
記者劉永祥/專題報導/經濟日報
受到經濟走緩等因素影響,大陸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持續上升,大陸銀行不良貸款連續3季增加,多年來大陸銀行業績不斷改善的局面或將終結,銀行業高成長時代可能就此告別。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認為,大陸商業銀行不良資產增加會是長期趨勢,可能持續10年。

已發布年中報的16家上市銀行中,14家的不良貸款餘額上升,7家出現不良貸款餘額與不良貸款率「雙升」。除興業銀行外,其餘15家的不良貸款率均在0.5%以上,有2家銀行超過1%。

截至今年6月底,大陸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餘人民幣4,564億元,比去年底新增人民幣285億元;16家上市銀行逾期貸款總額是人民幣4,026億元,較年初增加人民幣1,258億元。

今年上半年逾期貸款增加得更快,截至6月底,16家上市銀行逾期貸款總額人民幣4,026億元,較年初增加1,258億元。

被視為銀行資產品質變動預警的關注類貸款餘額也連續3季上升,截至今年第2季,商業銀行關注類貸款餘額為人民幣1.46兆元。

所謂關注類貸款,指借款人目前雖有能力償還本息,但存在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若發生「劣變」,就會成為不良貸款。

中信證券分析師朱琰分析,不良貸款上升有3方面原因。第一,內外需求走緩導致企業收入下降;第二,以出口為導向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型不成,引發破產風險;第三,是企業互相擔保引起關聯反應。

從上市銀行資料顯示,不良貸款行業分布主要集中於製造業和商貿企業,製造業與批發零售業的不良貸款占總不良貸款近50%。

一名國有銀行的中層主管指出,不良貸款攀升的主要原因是企業互保、聯保模式下的信用貸款。「經濟環境不好時,容易出現聯保的幾家企業一起出問題,且聯保貸款通常都無抵押品,銀行很難追回。」

不良貸款上升的同時,銀行業績增速卻明顯減緩。16家上市銀行今年上半年淨利潤為人民幣5,452億元,雖仍較去年同期成長18%,但遠低於去年約40%的增長率。

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王洪章不久前表明,在經濟環境不理想的背景下,銀行利潤增速必然下滑,且未來很難保持20%以上的增速。


中關村搶當「綠巨人」 台商良機
特派記者王玉燕/北京十四日電/經濟日報
做為中國自主創新示範區,中關村始終堅持開展區域性、國際性合作,為企業營造良好的國際交流氛圍;中關村與新竹科工業園區、韓國大德科技園區、日本關西學研都市、法國索菲亞科技園區、加拿大渥太華研究創新中心、美國史丹福大學亞太創新研究中心等,均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

同樣是高新科技產業發達區,北京中關村與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惺惺相惜」;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官員表示,中關村很願意與新竹科技園區交流合作。去年,台灣有8個代表團到中關村交流考察。

管委會官員表示,台資企業在中關村的發展,正經歷一個前所未有的機遇期;通過近年來的大幅度調整,台資在中關村新的產業格局正在形成。主要特點有二:一是電子資訊產業聚集效應明顯。

電子資訊產業,是台資在中關村的傳統優勢產業,在過去若干年中,積累了豐富資源和優勢。2005年到去年這幾年發展進程中,逐步形成了產業集聚,培養一批高品質的龍頭企業,如富泰京(及富士康精密元件)、中芯國際、威盛電子、研華興業等企業推動產學研結合,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在中關村有很好的發展;這些企業帶動了一大批上下游及配套企業的加速發展,有利於企業打開大陸和國際市場。

二是新興的高新技術產業增長速度,有加快的趨勢。除了傳統電子資訊產業外,新材料、環保產業等符合中關村發展特色的戰略項目,已成為台商關注的新熱點。寶樹堂科技和元九材料等一批高新技術項目,一定程度上改變台商在北京發展的布局。

從管委會提供的數據來看,目前台資高新技術企業在中關村投資規模總體偏小;從中關村外資總體情況來看,去年共有港澳台及外資企業1,744家(港澳台466家),其中台資企業占比為2.6%。

從經濟規模來看,去年台資企業在中關村的總收入約人民幣189.7億元,絕大部分企業是工業生產型企業;其中富泰京精密電子(北京)有限公司,去年總收入達到92.6億元(約新台幣910億元),冠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為50.1億元(約新台幣240億元)。園區台資企業總收入占港澳台及外資企業的3%,比例較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

從技術領域分析,去年示範區台資企業中,有31家從事電子資訊領域,占66%;6家從事先進製造領域;3家從事生物醫藥領域;各有3家從事環保領域、新能源領域和現代農業技術領域。從園區的分布來看,企業主要集中在海澱園,有26家,占55%;昌平園有8家,豐台園和亦莊園各有4家,電子城3家,石景山園2家。


外貿嚴峻 「廣交會」成交不容樂觀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受全球市場仍處於持續降溫狀態影響,今天(15日)開幕的第112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成交預期不容樂觀,顯示未來數月乃至明年上半年中國進出口增長依然會處於低速狀態。

新華社報導,已有56年歷史的廣交會被視為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球。在昨天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廣交會新聞發言人、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劉建軍說,歐債危機持續發酵,美聯儲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國際金融市場、大宗商品市場震盪加劇,全球經濟下行風險明顯增加,中國輸入性通脹壓力加大。

他表示,由於世界經濟仍趨於下行,中國今後幾個月外貿形勢仍然很嚴峻,在此狀態下,預計本屆廣交會到會客商人數將和上一屆基本持平,但成交態勢不容樂觀。不過,從全球範圍看,中國出口產品仍具有較強競爭力,本屆廣交會境內外參展企業達到24840家,比上屆增加196家,其中出口展區展位滿足率僅為54%,展位申請數量遠超過廣交會能夠提供的展位數量,說明在經濟環境不確定的背景下,廣大外貿企業對通過廣交會開拓國際市場的訴求更加強烈。

目前廣交會從規模而言已經是全球單年展中規模最大的展會,可謂是「世界第一展」。雖然飛速發展的電子商務並不會取代實體展會,但客觀形勢已經在推動廣交會尋求進一步的升級轉型,發展成為「線上+線下」的綜合性貿易服務體。

本屆廣交會繼續保持三期展覽格局不變,展覽總面積116萬平方米,展位總數59509個。本屆繼續在第一、三期設立進口展區,展覽面積2萬平方米,展位總數894個,設7個產品區。共有來自44個國家和地區的552家企業參展。

由於中日因釣魚台問題關係急凍,廣交會新聞發言人劉建軍也在發布會上表示,廣交會仍然歡迎日本工商和貿易界人士前來洽談合作。他說,截至目前,計畫參加本屆廣交會的日本貿易機構、工商團體、出席跨國採購區的日本大型零售業商家和進口展區參展日本企業都將正常到會,其中進口展區日本企業還將首次實現組團參展。但受中日釣魚島爭端影響,預計本屆交易會日本採購商到會人數不容樂觀。

劉建軍說,中日加強經貿往來符合兩國人民利益。出現目前這樣的狀況,責任完全在日本方面。他表示,出席今年4月中旬舉行的第111屆廣交會的日本採購商人數超過6200人,在全部出席廣交會的213個國家和地區中,日本到會人數位居第8,約佔到會客商總數的3%。


訊息公告

拒聽噪音 訂閱【每日一詩】送最新詩集
電視新聞、網路八卦...,蜂擁而至的大量資訊是否讓你快要招架不住?來讀詩吧!現在訂閱【每日一詩】,有機會抽中最新詩集,伴你度過沉靜深秋!

便利超商 全面進化
在日本,超商裡陳列的商品數平均為3000到5000種,而其年銷售額高達8兆日元以上。從陳列商品的選擇、到提供服務的種類等,超商的發展史,彷彿就像是一篇運用巧思的歷史。

聯合理財網 money.udn.com
本報著作權為「聯合理財網」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貼或節錄。
若對電子報的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貼授權,請寄至:
emoney@udn.com
台北縣汐止市大同路一段 369 號 3F TEL:(02)8692-5588 FAX:(02)8692-5851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