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年前,林孝信是父親、同時也是國產實業創辦人林燈口中「最會虧錢的兒子」。
十二年前(二○○○年),他卻是家族企業國產集團面臨財務危機,瀕臨破產時刻的拯救者。
三十五年後,林孝信已經是中興保全(9917)、國產(2504)及復興航空(6702)等三大集團的中流砥柱,旗下除了上述三家上市公司外,今年十二月十八日還將多一家營建建材類上櫃公司,由國產轉投資的惠普公司;而四家公司中,國產在混凝土業,中興保全在保全業,惠普在國內矽酸鈣板製造業中,都居龍頭地位。
林孝信在別人眼中是位「成功企業家」,他卻謙虛不自居。六十八歲的他,在今年出版了第一本書《走在趨勢之前─智慧生活的領航者中興保全》,不是自傳,而是他創業成功的代表作。
林燈創辦國產 鼎盛時期版圖大
有人問他,為何不是「自傳」?不服輸的他說:「還不像台塑集團的王永慶已到蓋棺論定時,我的企業,都還在半途中。」大有再戰幾回合的企圖心,而往後的人生似乎會更加精彩。
其實,他的前半生,已經非常精彩了。
他最為人所稱頌的是二○○○年十一月,整個國產實業集團財務出現危機,面臨存亡危急時,他以次子身分接下集團的爛攤子,利用中興保全的經營成效,注入國產及復興航空的新活力,勵精圖治十二年,保住了國產集團。
對林孝信來說,無意再去談這一段,但這卻是他人生的一部分。而這就要溯及他的父親林燈所創辦的國產集團,在鼎盛時期,與新光吳火獅家族、辜振甫家族、高雄陳田錨家族及國泰蔡萬霖家族齊名。
全盛時期,事業版圖擴及混凝土(國產)、電信業(泛亞電信)、營建業(大華建設,由林燈二房管理),但一九九二年林燈逝世後,由長子林嘉政接棒。
在台灣的企業,嫡長子接棒是天經地義的事,林嘉政接棒後,也想有一番作為,但過於聽信朋友的意見,加上過度投資的結果,當台灣於一九九八年發生本土性金融風暴時,不少上市公司成為地雷股而從盤面消失,國產實業也同樣出現財務危機,當時,銀行業「雨天收傘」,更讓國產境遇如雪上加霜,林嘉政於二○○○年十一月與林孝信長談後,於二十七日同時辭去包括國產實業董事長及集團相關職務後,宣布個人財產破產,以保全公司作法的方式離開集團。
破產危機 林孝信銜命救火
林孝信領著連年獲利的中興保全回集團救火,自此展開「林孝信時代」,但並不是件好差事。
他面臨的是累積虧損達七十八億元的復興航空,幾乎瀕臨倒閉邊緣,對於復航,二○○二年找來范志強擔任總經理,在其授權下,先進行瘦身「賣飛機」,處分養在停機棚的飛機,機隊從二十三架減至十六架,另一則是挑別人不做的冷門線─澳門線來做,結果,在台商往返兩岸時,利用澳門線,比飛香港既節省時間又省機票的情況,營運有了起色。
至於國產,初接時,他還要忙著張羅中保的發展,因而並未放全心,但國產的財務窟窿沒有填補,反而每況愈下,直至二○○四年始驚覺,他再不用全心全力,父親所創辦的企業就要在栽在他手中。
林孝信救國產有三部曲,先聚焦本業、進行組織改革,接著斷尾求生,處分賺錢的非本業來還債,最後化被動為主動,將中興保全的服務精神帶入國產,而達至中興國產的目的。
二○○五年一月,國產、中保及復興航三家公司的尾牙一起舉辦,是其父親林燈創立國產實業集團五十周年來頭一遭,也象徵集團內的關係企業「團結再出發」。
林孝信能以次子之姿「中興」國產集團,應該回溯到他的創業家個性,他常對著兩個兒子林明昇及林建涵說:「要創業,人人都是第一代。」還說,「經營企業沒撇步,用心而已!」
在一九七七年創立中興保全前,從日本學成歸國的他,已經營過遊艇、三合板等創業,卻失敗過好幾回,有一天,林燈問他:「日本有間警備保障株式會社(做保全業務)想來台灣投資,你有興趣,咱兜來講。」
林孝信回憶說,「那時對警備保障是做什麼的都不知道,心想,反正我在失業,就試試看。」但他老實說,飛去東京拜會日本警備保障株式會社(SECOM公司前身)社長飯田亮,對方講的神采奕奕,他是有聽沒有懂。
但當對方提到「這事業一定要對社會有幫助,要對員工有好處,一定要賺錢」,林孝信當下決定引進台灣發展,加上理工畢業的他,向來對數字很敏感,當他看到飯田亮所亮出的財務報表,一看就認為這是一家賺錢公司,而且還在持續成長中,應該可以試一試。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及圖表請見《理財周刊》640期;訂閱理財周刊電子雜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