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晉三再度登上政治舞台,接連發表放寬貨幣政策的強硬言論,導致日元4個月來跌幅近20%。從進出口領域分析,大陸出口以中低端附加值產品為主,日本則以高附加值和精密零部件居多。從這個角度而言,日元大幅貶值對大陸的直接影響其實不大。相較之下,日元大幅貶值對韓國和台灣會產生巨大衝擊。市場已做出反應,1月以來,韓元和新台幣均出現大幅貶值,並在2月初創下最大單周跌幅。在日元和韓元、新台幣的帶動下,東南亞貨幣也紛紛走軟。
「儘管當前東亞地區的貨幣形勢還無法稱之為貨幣戰,但某種程度上的競爭性貶值已逐漸浮出水面。」招商銀行高級研究員劉東亮判斷,「這種局面之所以發生是因為在全球經濟復甦尚不穩定的階段,東亞地區的經濟體寧願惡化與其他經濟體的關係以換取本地區的增長,也不願犧牲本國的出口部門。」
在此背景下,人民幣出現小幅貶值並不令人感到奇怪。事實上,人民幣近期的回落幅度遠遠小於韓元、新台幣等貨幣的跌幅,尚不能起到對沖海外競爭性貶值壓力的作用,只能作為暫時性的防禦策略。
近來,國際市場上有關「匯率戰爭」的疑慮四起。先是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公開點名批評日本施壓央行的做法。但安倍晉三隨後作出辯解稱,日本政府及央行的目的是打擊通縮及維持經濟增長,而不是操縱匯率。
此後,G7發表聯合聲明,重申財政和貨幣政策絕不能用於令貨幣貶值。在剛剛召開的G20峰會後發布的聯合會議公報也重申,將避免對本國貨幣實施競爭性貶值,不會為了提高競爭力而人為設定匯率目標。
然而,資深外匯專家湯亞鍵指出,儘管兩次聲明都強調防止競爭性貨幣貶值,但這只是一種態度,缺乏制度和法律的約束,根本無法避免「各國打著'抗擊通縮的旗號,行競爭性貶值之實」。
從去年四季GDP看,各主要經濟體均呈現超預期萎縮:歐元區季率下降0.6%,年率下降0.9%,遜於預期;美國年化季率下降0.1%,為2009年第二季以來首次萎縮;英國季率下降0.3%,同樣也低於預期。
回顧此前,債務危機有兩種方式可以化解:一是靠經濟恢復增長,用新的增長來掩蓋原來的危機;二是通過貨幣超發,其引發的通貨膨脹將成為消除債務危機的良藥。
湯亞鍵分析,鑒於這次金融危機導致世界經濟在沼澤中徘徊太久,經濟恢復增長動力很弱,因此只能依賴第二種路徑化解危機。「每一個主要經濟體都希望通過讓本幣貶值以增強出口產品競爭力,並起到稀釋債務的效果。」
對於大陸而言,今年人民幣匯率的走勢趨勢面臨更複雜的局面,上半年人民幣匯率有進一步升值的壓力。因為在眾多主要幣種之中,惟獨人民幣難以推行競爭性貶值策略,這將招來進一步的貿易報復,以及關稅壁壘。湯亞鍵認為,人民幣對美元在6.1~6.3震盪是比較合理的區間,可能會有溫和升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