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壽在本月25日將屆滿50周年,中國人壽董事長王銘陽表示,未來將持續擴大營運規模,掌握市場契機,在適當的時機與價格展開異業併購。王銘陽說,今年是50周年,他希望讓中壽財報上數字都可以創新高,包括營收、獲利、淨值。
王銘陽帶領的經營團隊進入中國人壽10年來,陸續併購瑞泰人壽、保誠人壽業務員通路、並參股大陸建信人壽。幾次危機入市的成功併購經驗,令外界對王銘陽刮目相看。王銘陽說,他不會把「擴大資產規模」當成經營的目的,但只要有綜效,不會放過併購機會。
以下是王銘陽接受採訪紀要。
問:中壽目前經營團隊進來後,徹底改善財務業務,有亮眼的成績,關鍵是什麼?
答:我到中壽後,採取專業經理人經營,公司沒有誰是皇親國戚、也沒有派系的問題,經營團隊很透明,而且組織非常扁平,下面的聲音很快就傳達到上面,這是最大好處。
10年前我來的時候,中壽內部士氣低迷,員工比公務員還保守,因為經營狀況不好,很多同事都擔心公司快被賣掉了。我進來之後,除引進新經理人、也倚重公司的老員工,為何公司可以變得這麼好?因為我們完全專注在經營上,沒有旁騖。
10年來所面對的最大挑戰,就是在金融海嘯時期。中壽帳上沒有那些有毒的資產證券化商品,但股市跌太深,中壽每股淨值快跌破3元,讓我承受很大壓力,但我們又很有企圖心,想趁機撿便宜,同時與兩家想退出的外商壽險公司談,最後以1元買下的保誠人壽業務員部隊。後來我們安穩度過金融海嘯,而這項併購讓中壽業務部隊大幅增加,增強公司的競爭力。
我在中壽作了很多改革,也有人寫黑函告我,但慶幸的是,大股東辜仲很信任我。10年前他找我時,我們兩個根本不認識,但第一次見面就談了三個半小時,他只問我這家公司何時可以開始賺錢,我告訴他:「5年吧!」5年後中壽不只賺錢,股價也大漲。
開拓商機 市場擴大到海外
如果說,以前的中壽是破銅爛鐵,10年的經營,現在已經成一輛高級轎車。當然還有進步的空間。
問:展望下個10年,中壽的願景是什麼?
答:中壽未來的走向跟外在環境有很大關係。現在有一些外商壽險公司要退出台灣,但評估之後,我認為與中壽並無綜效,因而未出手。
併購要看機會、價格,除了同業併購,也不排除異業併購,像是資產管理,這是我們的強項,併購投信公司是有機會的。不過,台灣市場太小,投信業若只專注本土市場,資產規模無法衝大。我希望能與國外基金公司合資,基金不只要賣台灣的基金、也要賣海外基金,同時也要把市場擴大到海外。
另外,對壽險公司而言,通路是很重要的,銀行是重要的通路之一。現在中壽已有34家合作的銀行,但愈來愈多銀行的母集團底下也有壽險公司,可能排擠獨立的壽險公司。如果走到那一步,我們也會考慮去併銀行,但這不是短期二至三年內會發生的事。
現在中壽資產規模是第五名,我從未想到要變成第幾名,資產變多大,不是優先,而是要讓保戶、股東、員工三者都贏,這是最重要的。我有個企圖心,就是要讓中壽的股東,可以一直當我們的股東,如果賣掉股票沒有買回來,過一、二年後就會後悔。
拚三通路 不殺價競爭
問:中壽今年發展策略為何?商品、通路、投資的重心?
答:商品策略部分,配合市場發展,不管外幣保單、人民幣保單、新台幣保單,三方面都在進行,但不會作價格競爭,因為這是殺雞取卵。
通路策略上,共有三大通路,銀行部分希望繼續擴大,業務員部分則持續增員並汰弱留強;另一個通路是財務管理,希望管理資產可以成長。三大通路做好,營收不是問題。
投資部分,最近美元走強,未避險部位會拉高一點;有人擔心債券空頭來臨,但債券利率上揚,對壽險業新資金的配置反而是好事。投資最重要的是注重資產品質,有效且及時因應外在環境改變。像是先前的賽普勒斯事件造成資本市場波動,就應該去作些操作。
這10年來,除了2004年因為35號公報的關係出現虧損,中壽年年都賺錢,且獲利持續創新高。中壽資本適足率在300%以上,這也是少數大型壽險公司能達到此標準。
建信金雞 會愈養愈大
問:中壽參股大陸建信人壽,目前表現如何?預計何時貢獻母公司?
答:中壽在2011年轉投資建信人壽19.9%的股權,提供技術、支援建信相關營運業務,目前建信已成立了10家分公司,拓展速度迅速,2月新契約保費收入排行從去年底的第18名提升到16名,相信到年底,排名還會往上衝。
建信還在長大,去年已賺人民幣5,000萬元,但我不急著要求回饋母公司。建信再發展十年,價值將會不得了,就像養隻金雞、愈養愈大,下的金雞蛋才會驚人。
建信人壽的主要股東是建設銀行,另一個是大陸社保基金,中壽和這兩大股東合作相當愉快。將來有機會,在保險法允許的範圍內,若有其他合作機會,不管是在台灣或大陸,我們都會積極考慮。
問:政府控管壽險業投資國內不動產,你有何想法?對於投資海外不動產,中壽有意願嗎?是否打算投資公共建設?
答:政府讓不動產市場冷卻下來,短期不是一件壞事,但要讓保險業資金有出路,找到平衡點,重新開放。中壽過去標售不動產,都標不贏同業,即使鑑價機構估出來的價格再加碼兩成,還是輸人家一大截。政府有必要讓遊戲規則更清楚。
中壽對於投資海外不動產也有興趣,包括大陸、國際主要城市,都在研究調查。
中壽的不動產投資部位約占可運用資金的3~4%,一家健康的壽險公司應該要提高到5~10%,因此在不動產投資,還有很大的加碼空間。
至於投資公共建設,曾有學者講,投資公共建設不會賺錢。保險公司投資操作要對股東、保戶負責,因此要符合收益率的公共建設案我們才會去做。不久前我們去標桃園下水道工程,可惜並未標到。
問:對自己、對中壽有何期待?
答:我希望中壽能更好,有朝一日我交棒給下一任時,他會覺得很幸運接手這家這麼好的公司,這樣我就問心無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