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龔郁婷】 關鍵一、個別公司在產業界的競爭地位 在同一產業中,有許多廠商同時在競爭,有的以行銷見長,有的技術領先同業,有的則是因管理良好而具有利基,如果行銷、技術、管理均領先同業,相信應能成為領導廠商;反之,若三者均落後同業,必然成為邊際廠商。 以外資機構在台灣的投資佈局來看,其部位較大,除了電子股著墨較深外,傳統產業也以大型龍頭股為主要佈局。以瑞銀證券(UBS)LED產業投資組合分析,台灣地區僅出具兩家龍頭廠晶電(2448.TT)與億光(2393.TT)的投資評等,再依據LED國際競爭力與財務狀況給予適當之評等。 關鍵二、高成長是必要 能否"維持"才是關鍵 公司基本面的成長性,向來是描繪股價飆漲的最佳利器,有些是轉機題材,有些則是受惠產業結構的轉變。然而,我們發現,外資機構在評判個股操作建議時,除了公司眼前的營收及獲利高成長之外,外資更重視「是否有持續的動能,讓公司維持這樣高成長」,而延續這個成長的來源,包括新客戶、新產能的貢獻,以及不容易被取代的競爭條件。 關鍵三、產品組合、平均單價(ASP)、市值都要同步成長 我們發現除了一般投資人關注的公司每季毛利率外,外資關注的項目還包括「產品組合」及「營益率變化」。首先公司必須投入設備支出,轉而成為產出,一旦產業前景不佳,為了支持固定成本,公司會選擇一些毛利較低的訂單以填補產能;一旦產業前景轉佳,公司即有條件可選擇毛利較佳的訂單做生產,營益率自然較為出色。 關鍵四、股息收入是否誘人 買與不買的最大關鍵! 為何「股息收益率」對於外資機構的研究報告如此重要,這就得從外資圈生態開始談起!不論外資分析師的看法,或是外資券商的研究報告,說穿了,都是為了提供給海外資產管理公司做為操作建議,外資券商再根據海外資產管理公司的下單,賺取佣金收入。 但對於海外基金公司或經理人而言,為了追求共同基金的相對報酬(與大盤相比)以及維持必要流動性隨時支應投資者贖回,高成長性產業並兼具高股息收入的股票,就變成券商推薦基金公司買進的不二人選。 電子股外資勝率高 小型股掀「尋寶熱潮」 基本上,外資對台股尤其電子類股的影響,主要在於資金雄厚,下單量大,目標又集中,因此往往就成了市場領先指標。若投資人想掌握外資動向,重點應該放在他們經常交易的50檔股票上。 但在其它非電子股的操作績效,外資不見得會比一般人厲害。近期外資掀起對小型股的「尋寶風潮」,瑞信證券拜訪鑽石碟大廠中砂(1560),發現中砂不只是台積電概念股,電鍍鑽石機已通過TPK宸鴻(3673)與勝華(2384)認證,成功搶進智慧型手持裝置供應鏈,目前正擴充產線搶市;外資法人今年以來買超逾1萬張。 近期紡織類股在龍頭股儒鴻(1476)、聚陽(1477)登高一呼之下,似乎讓過去的夕陽產業再次登上國際舞台,港商麥格理證券更是一口氣拜訪了東隆興(4401)、年興(1451)、高林股(1531)等三家紡織、縫紉企業,並首度將東隆興納入正式研究範圍,目標價上看72元。只要把握產業發展趨勢,並緊抓本文提到的四個關鍵,小散戶也不用擔心好股票沒有外資來抬轎了。 【更多完整內容,請見《金融家月刊》第60期】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