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3日 星期日

3C當奶嘴 孩子出現類自閉症…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udn健康報e報
2013/10/14 第385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本期索引
醫藥新知 3C當奶嘴 孩子出現類自閉症…
專家:3C強壯了食指,卻萎縮了大腦
健康焦點 日笑三回 心臟病降死亡風險
吃檳榔40年 改嚼蒟蒻慢慢戒
孝子捐肝 老爸的疤像賓士車
保健優概念 減重減病情 13年乾癬漸好轉

醫藥新知
 
3C當奶嘴 孩子出現類自閉症…
記者董俞佳/台北報導/聯合報
普及化的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已成為很多父母「搞定小孩」的教養工具,小孩吵鬧,就給他們滑手機,馬上乖乖。但越來越多資料顯示,孩子太早接觸3C產品,不僅影響視力、與人有溝通障礙,甚至會出現「類自閉症」的症狀。

輕薄的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問世後,「3C兒童」比過往的電視兒童,更讓專家學者憂慮,靖娟文教基金會、漢聲廣播電台昨天舉辦「滑世代幸福教養座談會」,呼籲父母不要再「餵食」孩子3C產品,否則恐怕成「3C亡國」。

不管在餐廳吃飯、坐捷運或外出踏青,大家常會看到類似情景:父母拿出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架在餐桌上,原本吵鬧的孩子,馬上被播放的動畫或遊戲吸引,變得服服貼貼,父母也暫時獲救,鬆了一口氣。靖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卻提醒父母,這樣可能養出只會滑手機、對身旁所有事都沒興趣的「3C小孩」,恐影響正常發展。

林月琴說,只要拿走手機或平板電腦,3C小孩馬上「崩潰」大哭、尖叫不停;有不少孩子還在牙牙學語,正是學習發展期,卻不愛聽人說話、也對玩具沒興趣,只喜歡「滑手機」。

她指出,越來越多父母發現小孩有注意力不集中、無法控制情緒的問題,帶去職能治療,診斷出「類自閉症」的現象,追蹤才發現這些孩子都太小就接觸3C產品。

兒童發展醫學專家王宏哲表示,過早接觸3C產品,會影響孩子腦部發育,臨床發現過動、注意力不足、自閉症的孩子都增加了,且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也越來越差。

許多保母向他抱怨,現在的孩子講不聽、沒耐性,越來越難帶,他懷疑可能和過早接觸3C產品有關。

親子專家楊俐容則呼籲新手爸媽,不要把3C產品當保母,多與孩子說話,接近大自然,讓孩子健康成長。

 
專家:3C強壯了食指,卻萎縮了大腦
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聯合報
精神科醫師提醒,手機、平板電腦等「3C保母」養大的小孩,缺少人際互動機會,長大後恐較封閉、自我、缺乏同理心。

新店耕莘醫院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指出,3C產品帶給人們便利生活,享受酷炫的聲光效果,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孩子一旦過度使用、甚至上癮,家長應管制。

他說,美國兒科醫學會很早就對家長提出警告,勿讓兩歲以下的嬰幼兒接觸3C產品,除因視力尚處於發育階段,也因更需透過跑、跳等四肢動作來幫助大腦發育,過於沉迷3C產品,到最後「只強壯了食指,卻萎縮了大腦。」

靖娟文教基金會指出,孩子若迷上3C會有「類自閉症」傾向。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醫師張學岭表示,自閉症患者是指無法像正常人一樣進行語言表達和社交活動;但過度使用3C產品的孩子則是處在虛擬世界,缺乏現實人際互動,以致社交技巧不佳,兩者不能相提並論。

台北振興醫院精神科醫師嚴烽彰說,以前嬰幼兒哭鬧,父母常使出塞奶嘴絕招,如今3C產品似已取代奶嘴,變成「3C保母」。不過,一旦孩子「黏」上電腦或電玩,很容易上癮而難脫離。

楊聰財強調,孩童從小與他人互動過程之中,最重要的是透過眼神交會,學習如何察言觀色,但近年觀察發現,許多從小玩電動長大的青少年,一進電梯不懂得和鄰居打招呼,只會低頭滑手機。

他說,尤其某些小孩有天生「畏懼型」氣質,如過度沉迷3C產品,恐更害羞與缺乏自信。

 
健康焦點
 
日笑三回 心臟病降死亡風險
記者林思宇/台北報導/聯合報
最新研究指出,缺血性心臟病患若有正向態度,包括保持愉悅興奮心情、高滿足感等,五年下來可減少四成二的死亡風險。醫師表示,心情不好會增加壓力,造成免疫力下降,許多疾病找上門,提醒民眾每天要笑三次,血管會更穩定。

研究主要是針對六○七名缺血性心臟病患者,探討好心情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成果刊登在九月份國際知名期刊「循環」網站上。

過去研究多是探討負面情緒和心血管疾病的關係,患者通常有較高比率憂鬱、焦慮及其他負面情緒,但對於正向心情的研究較少。這項研究發現,因好心情而降低缺血性心臟病死亡風險的人當中,半數會運動,顯示運動是調節心情及壓力的好方法之一。

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洪惠風將心肌梗塞比喻為土石流,颱風天發生土石流機會多,人一旦生氣、熬夜、壓力大時,身體也容易出問題;如同好天氣不會有土石流,天天保持好心情,較不易心肌梗塞。

據統計,德國人在世界盃足球賽輸球後一周,心臟病死亡率突然飆高。洪惠風說,台灣每逢選舉期間,臨床常見藍綠支持群眾心肌梗塞發作,他建議別看選舉消息,以免釀成悲劇。

振興醫院精神科醫師嚴烽彰表示,心情不好,壓力增加,大腦皮質數目會增加,恐致免疫力下降,長期除了容易發生三高、代謝症候群,也會影響心臟功能,要學會抗壓和減壓,如培養第二專長、紓壓轉移注意力等。

 
吃檳榔40年 改嚼蒟蒻慢慢戒
記者莊亞築/台中報導/聯合報
台中市一名52歲的田姓女子,吃檳榔長達40年,最近因陸續聽到老家親友罹患口腔癌,自己也覺得每天吃檳榔吃到滿嘴紅,實在不雅觀,在朋友介紹下加入童綜合醫院的「戒檳班」,用嚼食蒟蒻來代替檳榔,慢慢改掉戒檳榔的習慣,現在一天只吃2粒,「希望年底前,能完全不吃。」

家在台東的田女說,父母、祖父母、鄰居統統都愛吃檳榔,耳濡目染下,從12歲就開始吃檳榔,越吃越多,最多時一天吃上50粒。

童綜合醫院指出,戒檳班中有團體課程、諮商輔導,參與學員都更清楚嚼食檳榔對人體的危害,也破除檳榔可解渴、禦寒的觀念,並讓學員以嚼食蒟篛來代替檳榔,根除吃檳榔惡習。

童綜合醫院家醫科醫師劉曼莉表示,檳榔中的檳榔鹼與檳榔素,都有致癌性,市售檳榔又添加石灰、荖花、荖藤等,這些也都有致癌化學物質,在口腔咀嚼時,容易造成表皮細胞增生與變異,發生口腔癌。

劉曼莉指出,許多想戒檳榔的民眾,誤信坊間「戒檳榔,牙齒會壞掉」的傳言,但其實有檳榔癮的人牙齦易退縮、導致牙周病,卻都因檳榔吃太多讓口腔麻痺,感覺不到痛,直到戒掉檳榔才感受到牙痛問題。

劉醫師提醒,100個口腔癌病人中,有88人都有吃檳榔習慣,又吃檳榔又吸菸的人,罹患口腔癌、喉癌、咽癌和食道癌的機率更高,當口腔出現潰瘍且傷口長達2星期都未痊癒、舌頭無法正常活動或無味覺、口腔或頸部出現腫塊等各種異常症狀時,都應盡速就醫。

 
孝子捐肝 老爸的疤像賓士車
記者黃進恭/彰化報導/聯合報
彰化市民林金昌經營機械工廠,2年前因肝硬化病情嚴重,幸好次子林信吉捐肝,讓他重獲新生。林金昌手術後胸前三大條疤痕很像是賓士車標誌,他笑說:「我現在也有一輛賓士了!」他重獲新生,更珍惜健康。

「我兒子開Lexus,我開賓士車啦。」林金昌笑聲爽朗,邊說邊掀起衣服,他的肚子到胸前,長長手術三條疤痕,就像是賓士車標誌, 兒子捐三分之二的肝給他,留下「L」形疤痕,他因此自嘲說,自己開賓士,兒子開Lexus。

62歲的林金昌經營機械工廠40年,因長期交際應酬喜歡喝酒,加上熬夜不休息,最高曾有3天沒有睡覺。他一直以為自己很「勇」 ,兩年前因為常疲勞、打哈欠,皮膚變黃,因為情況不對,趕緊就醫檢查,才發現肝硬化,腹部也嚴重積水,讓他瞬間從75公斤暴瘦成60公斤。

醫師並告訴林金昌,因為病情嚴重,他得換肝才能救命,幸好經比對評估,次子林信吉的肝適合移植,林信吉卻檢驗出大腸有腫瘤,幸好是良性,緊急切除後,才進行肝臟移植。

「早上7時30分麻醉,直到隔天凌晨2時30分點結束。」林金昌說,醒來還以為是當天下午2點,沒想到歷經19個小時手術才結束,讓他挽回一命。

「以前喝酒都豪邁乾杯,現在不敢了。」林金昌說,現在他睡眠充足,並遵照醫師指示,按三餐正常吃藥。

林金昌說,飲食不能太油膩,吃肉不吃皮,吃的清淡正常,不暴飲暴食,也要適度運動,才能保持身體健康。

走過生死幽谷,林金昌笑聲爽朗,他說,48歲至65歲的民眾,最好常到醫院檢查身體,3個月定期追蹤,才能遠離肝病威脅。

 
保健優概念
 
減重減病情 13年乾癬漸好轉
記者王昭月/高雄報導/聯合報
從事房產代銷的曾國豪,小學六年級起即受乾癬困擾,每次癢起來忍不住就飆國罵,他試過多種療法都沒效,買保養品擦拭也成效不彰,去年起他接受醫師建議,先減掉10公斤體重,再增加運動、調整作息,乾癬竟逐漸好轉。

減重與治療乾癬究竟有無關聯?高雄長庚醫院皮膚科兩年來研究399名乾癬病患發現,約56%患者,身體質量指數(BMI)高於正常值,且BMI值愈高,乾癬程度愈高。過重患者,乾癬風險是一般人的1.84倍,中重度肥胖者的乾癬機率是一般人3.29倍。

高雄長庚醫院皮膚科主任何宜承指出,乾癬是種發炎性皮膚疾病,病因眾說紛紜,除遺傳外,近年研究認為與肥胖等代謝症狀有關。患者皮膚會嚴重脫屑,生活品質差,更被誤為會傳染,人際關係大受影響,有人因皮膚通紅,被警方誤為酒駕,困擾很大。

從事房產代銷的曾國豪,小六起受乾癬困擾13年,每次發作,全身肌膚無處不癢,求學過程雖未被排擠,但很沒自信,每天更因為發癢,翻來覆去無法成眠,多年來他試過埋線、針灸、吃蛇肉、喝符水,母親更買上萬元的保養品讓他擦,但效果有限。去年接受醫師建議,減重、運動,結果發現乾癬竟然好轉。

何宜承醫師指出,醫界已研發出一種最新的生物製劑,每12周注射一次,能有效控制病情。目前這種針劑健保已有給付,但規範嚴格,自費並不便宜。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