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李開復昨天對台灣丟下震撼警語。他說,台灣的資通訊(ICT)產業創新、創業環境生了重病,得下猛藥。他提出給台灣創業環境的七帖藥方,呼籲政府要放寬管制,投資者應改變一些陋習,整體環境應對創業者更友善,大學應鼓勵創業學生,而不是欺負學生、占學生的便宜。 台灣創業環境 生了重病
李開復不久前在微博主動揭露罹癌消息,回台療養一個多月來仍積極與產業界聯繫。他表示,台灣的創業環境,充滿困難和危機,是生了重病,這重病像他的癌症一樣,來自惡性循環。
李開復感性的說:「我決定做化療,那台灣高科技產業呢?」期待台灣產業重現李國鼎時代的輝煌。
李開復昨天參加遠見雜誌主辦的「二○一三華人企業領袖峰會」,比較兩岸的創新與創業。
錯過了網路革命、行動革命
李開復表示,大陸的創業環境也有問題,但都被克服了,中國市場大,充滿「狼性」的創業者,有積極、勤奮的創業成功慾望。
他說,大部分創業者可能更像臉書創辦人祖克柏一樣,先丟出一個小產品,再以「迭代」方式不斷把產品改好,這種創業模式很適合有狼性的創業者,帶領一個很好的團隊在大市場中拚搏。
ICT領域落後大陸、其他小龍
反觀台灣,李開復認為,台灣早年的創新創業很成功,在四小龍中是領先的,但接連錯過了網路革命、行動革命。他舉例,當美國在談HP時,台灣談台積電、鴻海;等到美國開始講Google、Facebook時,台灣還是在談這些公司。
「他們依然做得很棒,但經驗不見得能複製」,李開復直言,在ICT領域,台灣遠落後於大陸、與其他小龍也有很大距離。許多創業者只看台灣,沒有想到全球市場。
要看大市場 別只在台灣打轉
「小市場成就不了大企業,」他呼籲台灣創業者要看大市場。李開復說,大陸或東南亞市場都好,不要只在台灣市場打轉。他舉例,網路家庭現在市值大概五億美元,但更晚成立的阿里巴巴現在市值已千億美元,這就是全球市場的重要性。
沒有創投 只能投資房地產
李開復也指出,過去台灣創投行業很好,但今天台灣卻沒有創投,創業的人得不到資金,投資人覺得報酬率不好,最後只好投資房地產。
李開復給台灣七帖「藥方」,第一,政府要引進領導型、很棒的創業人才;第二,投資者要改變陋習,不要再要求有創意的創業者還要個人出資;第三,鼓勵台灣創業者往大市場發展,因為小市場成就不了大企業;第四,修改不合理的註冊投資辦法,例如多給創業者技術股,改變股票面額十元等不合理的地方;第五,可學習大陸,推動海外控股公司上市(VIE)制度;第六是呼籲政府找創投專家,建立生態系;最後是「請大學饒過創業的學生吧!」對於創業動機單純的學生,拿了政府與國家的錢的學校應該鼓勵,不應該還占學生的股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