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

臨床試驗結果不如預期 2014 年即將攤牌的五大新藥 非黑即白?!


【旗標電腦知識報】提供最完整電腦知識,數位影像、網路技術、OFFICE系列等,不論入門或進階,都找得到! 忙到沒時間對統一發票嗎?【統一發票電子報】為你快遞每兩個月的最新號碼,讓你不錯失成為百萬富翁的機會!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3/11/26 第16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金融家月刊
       
 

 本期焦點:

   ●臨床試驗結果不如預期 2014 年即將攤牌的五大新藥 非黑即白?!

 

 延伸閱讀:

   ●2014年投資5大趨勢 轉機股應該會在明年活蹦亂跳!

   ●具備國際通路品牌及人才 明基醫陳其宏:打造醫材公司的 絕佳出海口 五年成長五倍!

臨床試驗結果不如預期 2014年即將攤牌的五大新藥 非黑即白?!
文/李振南

近期美國生技股面臨亂流,台灣新藥族群臉色也鐵青,台灣的生技新藥股行情是否提前告終?2014年即將攤牌的五大新藥,非黑即白?投資人如何分辨?如何挑選? 

藥物研發,是一個充滿艱辛漫長的過程,甚至 可說是"個個有信心,人人沒把握"的賭局色彩。有時成功幾乎近在眼前,卻又功敗垂成。據估計,每年大約有三分之一具有成為重磅級潛力的新藥,在關鍵性試驗的三期臨床,以災難性的失敗收尾。也使得該公司股價猶如自由落體般的下墜,股價一天跌掉五成的比比皆是! 

新藥非黑即白

從國際例子看新藥過關前後股價

根據我們的資料顯示,台股明年上半年,即將有五顆最重要的臨床三期新藥即將攤牌。在此之前,有些重要的觀念我們必須先釐清。假設藥品能順利通過,很好,台灣生技產業終將熬出頭;然而,一旦藥品測試結果未能取得統計學意義的顯?改善,那麼藥品面臨失敗,我們必須先要有心理準備。 從國際間一些個案來看新藥成功與失敗的例子。在美國,大家也都會下注壓寶自己看好的新藥公司,直到新藥公司送交美國FDA 投票,翻盤 當天,股價就是兩種反應,一是利多出盡"跌"; 一是臨床試驗沒過,股價"大跌"。一般來說,上市核准當天,就是股價的最高點,畢竟這場賭局已經結束!

假設三期臨床通過,藥廠所要面臨的上市挑戰還很多,包括FDA考慮市場價值,是否將藥品納入健保、如何訂價,如美國Dendreon 公司在2010年獲得美國FDA通過用於治療攝護腺治療性疫苗「PROVENGE」,公司股價大漲,而後又因FDA認為該藥單價太高,股價又因此大跌。或是藥物仿單上的副作用及安全性警告,如日前吵得沸沸揚揚的減肥新藥,因 限制了使用對象,造成市場萎縮,股價同樣下跌。總之,影響金融市場股價的因素很多,每一關都需要專業的評估且是個別獨立的事件,假設新藥公司藥品順利過關,投資人買對股票,還要把握下車的時間點,才是投資獲利的不二法門!

藥品失敗不表示徹底失敗

補資料或開發其他適應症

然而,就算藥品真的被美國食品藥物管 理局(FDA)駁回,藥廠還是有翻身的機會。去年一款名為「Belviq」的減肥藥正 式被美國FDA 核准合法販售。這是繼13 年前「Xenicals」後,第2 種被美國官方正 式核准的口服減肥藥,雖然它的臨床效果 較差,但並不會出現明顯的副作用,是為FDA批准的關鍵。但這項由美國Arena 藥廠所生產的減肥藥Belviq,卻曾於2010 年9月被美國FDA駁回申請許可,理由是該藥品在動物實驗 階段出現腫瘤生成的疑慮。製藥商隨後補 上人體實驗的結果,證明該疑慮並不存在,因此美國FDA也在2012 年6 月27日,批准了這項藥物予以過關,股價也同樣在幾天後見到高點,目前該藥品已上市銷售中。 

智擎夥伴有驚無險

投資人應更加重視產品Pipeline

智擎(4162)胰臟癌新藥的策略夥伴 Merrimack 傳出單株抗體新藥用於卵巢癌二期 臨床受挫,股價當日重挫近二成,加上Teva明星藥專利即將到期的疑慮,引發美國生技股全面重挫,台灣新藥族群臉色也鐵灰。台灣的生技新藥股行情是否提前告終,或也無需如此悲觀,只是在國際大廠都難免遭遇選題的失誤下,台灣投資人得更習慣新藥公司產品 Pipeline 的起落,投資組合上也得更重多元性的風險分散。

投資價格要合理

價格過高寧可不投

每一個階段的臨床實驗,都攸關到新藥最終能否順利取得藥證並上市,成敗與否「就是決 定藥廠股價上天堂、還是下地獄的關鍵。」在 新藥開發公司中,最好避開下列類型的公司:太過早期、尚未進入臨床實驗,市場過小、目 標只有台灣市場,而單壓一支新藥的則是風險過高。

整體而言,生技醫藥的開發沒有捷徑只有一步一腳印,猶如鴨子划水般。對於產品線過 度專一或是鎖定的市場太小的公司,恐怕很難 承擔藥物臨床失敗的結果!俗話說,雞蛋不要 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新藥開發是深奧難懂的遊戲,如果真的要投資價格一定要合理,過高寧可不投,以時間等待機會! 

 

【更多完整內容,請見《金融家月刊》第65期】

 
2014年投資5大趨勢 轉機股應該會在明年活蹦亂跳!

文/梁碧霞

就要送走2013年

其實明年是清晰可見的

這一本是金融家月刊創刊七年的12月號,到了明年就是第8年了。我認為2013年看似危機,卻是處處生機!因為既使加權指數在8000點上下極狹幅盤整,但卻創造了100 多檔大漲一倍以上股票,台股更有250 檔股票上漲幅度在50%以上! 2014年會不會延續這樣的多頭上漲趨勢呢?

我認為未來有兩個拐點(轉折點),用總體角度來看,一個是在Q 預定要退場的四月、一個是在年底四合一的選舉。用股市時間點來看,一個是除權息引爆的5-7 月,一個是生技新藥能不能三期臨床過關的六月之前。

其實我已經挑明了講幾個趨勢:

1、QE退場,對股市一定會造成衝擊。但也有專家預期QE退場可能會延後到第三季。只要市場資金充沛,基本上股市是安全的。

2、四合一的基層選舉,以現行馬英九低落的民意 支持度來看,國民黨會選的非常辛苦。也就是因為 如此,不排除會提早在第三季之前釋出股市利多來刺激選票。

3、2013年很多公司獲利很好,而這幾年來配發 現金股息的風氣已經養成,並且2013 年配發現金股息的公司,股價也大多全額填息,所以2014年的5-7月應該也會是投資人買進高EPS、高配發率等待填權息的好時機。

4、2014年最大變數是漲了一整年,也漲了一大段的生技股,有好幾家公司在新藥三期臨床收完案子後,等待最後結果出爐的緊張時刻!這幾個重要變數緊緊的牽動台股上上下下的神經。我個人是比較樂觀看待2014 年的行情,因為就政治時間來看,已經進入了「後馬英九時代」,就景氣時間來看,台灣的景氣復甦很緩慢,但中國的景氣復甦節奏快速有利於帶動亞洲區的新需求。

投資上有第一個重要原則是:發現趨勢!第二個重要原則是:跟隨趨勢!第三個重要原則是:不要違抗趨勢!其實把一個事情重複說了三次,只是為了確保投資人有聽進去,並突顯出「順勢」的重要性!

做投資固然要顧及大環境的整體景氣,但重點仍視在各個產業的供需狀況。有幾個產業在2014年應該還會是熱門的投資領域。生技產業、手機產業、穿戴式裝置、大陸內需股、東南亞經濟股、電子商務股! 

【更多完整內容,請見《金融家月刊》第65期】

 
 

具備國際通路品牌及人才

明基醫陳其宏:打造醫材公司的絕佳出海口 五年成長五倍!

文/高志明

台灣醫療產業有很強的產品設計能力,但苦於缺品牌、缺通路、缺規模。明基(BenQ)在跨入醫材領域後,陸續出手併購三豐、怡安公司,在站穩手術燈、手術 台第一品牌後,明基(BenQ)也將跨入牙科、高階超音波設備及醫療院所的通路經營,預計最快兩年內將申請掛牌上市,成為台灣第一個具整合平台的醫材公司。 

全球醫療器材市場快速成長

中國新興市場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根據BMI的研究數據,2012年全球醫療器材市場規模為3,046億美元,2016年將達到3,983億美元,其中美洲區占比居冠,約占45.7%,亞太地區居次約21.5%。而產品發展趨勢也深受人口的高齡化影響,目前市場所占比例最高者為其他類醫材產品與診斷影像類醫材產品,而骨科與植入物、輔具等需求則快速增加。 

因應高齡族群的醫療需求,中國大陸推動十二五規劃,加上國內經濟狀況的提升,讓醫療器材市場持續成長,預期未來五年,中國大陸市場所占比重將持續躍升。除了改善中國大陸基礎醫療環境,提升醫療品質之外,亦藉由 內需市場扶植自由產業發展並吸引外資、技術進入。

主要醫療器材大廠仍集中在美國(如Johnson & Johnson、GE Healthcare、Medtronic?等),隨著中國大陸的經濟起飛,這些大廠也開始往新 興國家佈局,尤其中國大陸更是設廠的重點區 域,無論是透過獨資策略掌握銷售利潤、設立研發中心實現在地創新(並保護公司高階技術),成為產業供應鏈零組件的一環;或是透過併購加速佈局,切入這些成長性高的市場策略。 

打破長期代工思維及三大限制

明基醫以擦亮台灣品牌為己任

過去台灣產業長期都是以代工為主要發展,為了讓產業深耕台灣,在50年甚至100年後仍有貢獻,『品牌』發展是一條很重要的路,由電子業RD跨足經營醫療器材品牌的明基(BenQ)董事長陳其宏表示,『人死留名,虎死留皮』,以電子產業來比喻,做品牌像是研發(RD),是一種技術;而代工像是數位(Digital),接到一張訂單是1,沒有接到訂單就是0,做品牌很辛苦,未來要面對的挑戰很多,但為了深耕台灣,明基仍然會致力於發展品牌。

談到醫療產業,明基是外行,從2010年開始,陳其宏進入明基醫擔任當董事長,主要是 負責大方向策略的制定與執行,經過三年多的訪查,陳其宏發現,台灣醫療產業有三大特色:

一、前十大醫材廠,絕大多數為家族企業經營,企業容易僵化。

二、 由於醫療產業人命關天,企業無法以低價來取勝,且產品型號的變化速度較慢,無法憑藉代工機會來快速擴充 公司的Base,因此必須憑藉「品牌及通路」來發展,這部分也是台灣企業所欠缺的,造成醫材廠規模通常較小,除喬山、百略外,其餘公司皆難以突破20億營收規模。

三、 受限於以上兩點劣勢,企業難以匯聚 國際人才! 

 

【更多完整內容,請見《金融家月刊》第65期】

 
 
top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