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8日 星期日

入股亞太電 傳鴻海擬聯手軟銀


【阿姆尼愛閱讀】電子報介紹好書,以閱讀帶給青少年豐富的心靈滋養和成長的力量,讓讀者們樂在閱讀。 電子商務產業變動快速,【SmartM 電子商務週報】提供各國最新、最即時、最實用的網路行銷業界動態與知識。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05/19 第323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資訊科技頭條 入股亞太電 傳鴻海擬聯手軟銀
國際科技產業 臉書共同創辦人休斯 救活垂死雜誌
時尚美女 把飾品變科技了
通訊產業 郭董牽成 鴻海集團大啃蘋果
業界質疑:亞太真的值這麼多錢?
半導體業 群創觸控 獲iPhone 6認證
聯發科接單暴衝 固鏈大進擊
矽品 無意併虛擬集團成員
資訊產業 華映三箭齊發 拚全年轉盈
燦坤 打造餐飲黃金10年

今日財經頭條
入股亞太電 傳鴻海擬聯手軟銀
記者彭慧明/台北報導/聯合報
亞太電信釋股案又有新發展,由於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與軟體銀行(SBI)創辦人孫正義素有交情,市場盛傳郭、孫兩人將聯手吃下亞太電信私募現金增資股,成為持股20%的新股東,也是最大單一股東。

市場人士指出,亞太電私募若引進鴻海與SBI的新資金,股東和品牌結構更複雜;而且新股東只有兩成股權,仍不具備真正的主導權,加上國�與亞太電都要推4G服務,將來通路策略怎麼訂,又是另一個問題。

日前郭台銘接受媒體採訪,提到是否跟SBI或軟銀合作,只強調「先取得與亞太的合作機會再說」,並未直接否認,不過鴻海官方發言窗口表示,「至今沒聽說」。

亞太電信泛公股股東計畫釋出22%股權,「賣股票換現金」,結果引爆鴻海、頂新和SBI三方「搶親大戰」,本月九日,三組人馬都到亞太電董事會報告,其中,頂新集團不做現金交易,提案「股權交換」,與泛公股「賣股變現」概念不合,鴻海與軟銀都提出了現金投資計畫。

由於市場反應熱烈,亞太電改變釋股計畫,改辦私募現金增資,預定發行8.26億股,每股認購價格17.44元,總集資金額144.12億元,新股參與私募後,持股比例可達20%,成為單一最大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五亞太電收盤價17.35元,仍低於私募價格,從5月初到上周五,亞太電股價一路衝高,在董事會當天盤中一度達最高價18.75元,但上周跌回16.3到17.5元之間。

市場人士指出,由於亞太電私募價格偏高「股東好像很有信心」,如果以「搶親」財力來看,應該仍是鴻海與頂新捉對廝殺的局面。

據了解,亞太董事會已經成立專案小組,針對三組買家,評估誰是最佳夥伴,5月底前可望公布最具策略合作優勢的買家,成為最優議價人,再進行議價階段。

 
國際科技產業
臉書共同創辦人休斯 救活垂死雜誌
編譯 賴美君/經濟日報

臉書共同創辦人休斯(Chris Hughes)兩年前買下財務窘迫的「新共和」雜誌(The New Republic),擔任發行人暨總編輯職位,當時這份有近百年歷史的老牌雜誌已奄奄一息,但在休斯注入新血後,如今又重現生機。

兩年前新共和雜誌停止公布紙本發行量,優質廣告主紛紛出走,數位讀者也少得可憐,休斯的出現正是轉機。

休斯推動擴大讀者群的多項措施,積極拉攏數位裝置讀者,也不忘維護該雜誌的百年歷史傳統。他說:「我想支持這種以專業見長、能匯聚辯論的新聞媒體。」

休斯以限制閱讀篇數來取代付費牆後,新共和的數位流量迅速成長,廣告營收也暴增一倍。媒體觀察家指出,新共和已在文化與政治交界的領域開創出利基。

30歲的休斯是文化保存提倡者,執掌新共和只是他建立新聞集團的第一步。他支持該雜誌兼具文化與政治評論的傳統,一如他想在社群網路年代建立一個新媒體集團的理念。

休斯說,這份雜誌不是借鏡其他社群媒體經驗的實驗室,「我們有歷史責任,百年歷史意味有邁向下個百年的責任。」他期盼新共和的讀者持續成長,能從虧損窘境變成獲利事業,成為可能發揮最大影響力的媒體。新共和創立於1914年。

個人財產上看數億美元的休斯,為此投入大筆資金,不但擴增編輯群人數一倍、成立業績起飛的紐約辦公室,也提升紙本和數位雜誌的設計品質。

據審計媒體聯盟(AAM)的報告,新共和2013年下半年的紙本發行量,已從前一年同期的3.1萬本激增至4.1萬本,並且重新在街頭書報攤上架。

休斯說,他定期會到書報攤走走,若沒看到新共和擺在該擺的地方,就會用手機拍下來。

根據研究業者ComScore的數據,今年1月新共和的網路版與行動版不重複造訪人數已攀至150萬人,臉書粉絲團迄今已有近9萬人按讚。

曾在臉書任職和在歐巴馬競選團隊服務的經驗,並非促成休斯買下新共和雜誌的主因。他說:「社群媒體環境瞬息萬變,現今的臉書產品與我任職那時差距很大,臉書的部分演算法也已改變。」

他說,轉虧為盈是新共和的目標,但雜誌終究不是一門純粹只為利潤的生意,既要肩負支持優質新聞的社會責任,也要達到獲利目標。

休斯在2012年和交往多年的男友艾爾德瑞基(Sean Eldridge )結為連理。艾爾德瑞基是哈德遜河投資公司總裁,也是環保社運人士與同性婚姻支持者,已宣布代表民主黨投入2014 年紐約州眾議員選戰。

創辦三年的非營利組織GiveDirectly,則是休斯的另一個重心。擔任董事職務的休斯表示,該組織做的是最基本卻最激進的事─無條件捐錢給窮人,利用手機技術將兩筆500美元現金轉入肯亞等國的受贈者,整個過程只消30秒,是GiveDirectly最大特色,既簡單又容易著手。

GiveDirectly可能威脅既有非營利組織較不透明的捐款模式。休斯認為此舉若能引領潮流,有潛力促使慈善事業發生重大轉變。

(綜合外電)

 
時尚美女 把飾品變科技了
編譯 劉利貞/經濟日報
覺得穿戴式科技產品的樣式總是有些單調嗎?看看舊金山灣新創公司Cuff的網站,你會發現時尚與科技絕對能完美結合。

Cuff今年2月發表了首個飾品系列,包括金屬與皮革製作的項鍊、手鐲和鑰匙圈等,若是光看外觀設計,很容易誤以為這是個新的珠寶品牌。但除了美學品味與時尚感外,這些飾品也採用了智慧科技,能發出安全警報、發送通知,並追蹤生理狀態。

Cuff創辦人兼執行長蘇德(Deepa Sood)說:「為什麼我們得在美麗與智慧間做選擇?穿著是非常個人的選擇─我們需要不同的選項,並期望這些選項能反映個人風格、貼近自己的生活。這就是Cuff所提供的─讓穿戴式裝置也有選擇。」

Cuff象徵著穿戴式科技的嶄新階段─智慧時尚(Smart Fashion)。蘇德說,Cuff的設計靈感很簡單,就是「美」。「我們想創造出無論有沒有智慧科技在內,人們都會想戴的飾品…不管是科技雜誌Wired或時尚雜誌ELLE的讀者都會被吸引。」

蘇德擁有西北大學法學院學位,曾在律師事務所擔任助理,也做過記者。因為一直喜好動手設計東西,後來因緣際會成為連鎖家具與居家用品商Restoration Hardware產品開發部副總裁。

蘇德的另一半協助創辦Cuff,主要從事軟體開發。有次在聚會中,她丈夫和朋友熱烈討論著智慧手環Nike + Fuelband的功能,她和設計圈的朋友卻在討論如何讓Fuelband和身上其他首飾搭配而不顯突兀。隔天早上她開始想,為什麼很酷的新科技產品在外觀設計上都如此缺乏美感,這讓她動了創辦Cuff的念頭。

名為「CuffLinc」的可拆換預製零件,是Cuff飾品能發揮智慧產品功能的關鍵。安裝在飾品裡的CuffLinc可透過藍牙技術直接連接到手機,當使用者按下首飾上的按鈕,就能向預先設定的「Cuff網絡」發送SOS訊息,接收方將得知使用者所在位置,且能打開麥克風即時收音。

Cuff的飾品還可以透過震動發出未接來電提醒,而且能先行設定過濾來電對象,讓使用者在不方便掏出手機的場合,也不會忽略重要來電。另外,這些首飾完全不需要充電,只需每年更換一次CuffLinc即可。

蘇德曾被問到,她的產品如何與傳聞中蘋果即將推出的iWatch競爭。她回答:「蘋果勢必將推出令人讚嘆的產品,受大批消費者喜愛。但那個絕佳的產品必須看來像蘋果,才能保有品牌特色。蘋果不會莫名其妙地推出一款金手鐲。所以我覺得這是個向人們展示不同風格選擇的機會。」

(綜合外電)

 
國際財經要聞
郭董牽成 鴻海集團大啃蘋果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鴻海(2317)董事長郭台銘經營最大客戶蘋果,一直是走在最前面,時時為客戶著想,促使他成為蘋果最大組裝廠,鴻海憑藉最大組裝廠的優勢,積極推廣自家零組件給蘋果,協助整個集團,均打入蘋果供應鏈,增加集團的毛利率。

以iPad開啟平板電腦的風潮為例,當初蘋果也不確定iPad推出是否會熱賣,因此只下了少數訂單給鴻海,但郭董仍把iPad的人力、設備與廠房都準備好,讓大客戶安心,結果,iPad熱賣,果然讓郭董搶到iPad熱賣的商機。

這次回到iPhone 6,鴻海旗下的群創也是先準備好,再等待蘋果的訂單。因此,除了群創目前在竹南的一座低溫多晶矽(LTPS)廠房外,鴻海再重新啟動六代LTPS廠的計畫,為迎接蘋果訂單預作準備。

業界人士說,LTPS與內嵌式觸控(in/on cell)都是屬於高階智慧手機螢幕,就算蘋果不用,大陸智慧手機品牌也搶著要用,因此,鴻海集團在LCD面板的算盤,其實打的很精,六代LTPS廠蓋下去,其實很多人搶著要。

 
業界質疑:亞太真的值這麼多錢?
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灣電信業者太多,獲利不易,一直是業界討論的熱門話題,面對亞太電信招親,業界普遍認為,整併是好事,但也提醒,亞太私募價格並不便宜,應審慎評估是否有其價值。

台灣大總經理鄭俊卿日前表示,台灣電信業維持「三大一小」或是「四大一小」,是最符合市場競爭的狀況,業者對同業間整合,多抱持樂觀看法。

對於亞太的價值,業者私下討論,台灣之星及鴻海旗下國�都有非整併亞太不可的理由,但亞太是不是真的這麼值錢?加上在業務尚未大幅起色下,合併後股本太大等,都是要仔細思考的問題。

就可量化的價格來看,亞太去年每股純益為0.56元,以私募每股價格17.44元計算,本益比超過30倍。對照電信三雄去年每股純益與上周五(16日)收盤價,本益比約在16到19倍,亞太本益比顯然高於同業。

此外,未來亞太無論是用私募或是換股引進合作夥伴,都會面臨股本膨脹問題。這次私募以每股17.44元引進外部股東,明年公股鎖定亞太新大股東釋股退場,價格肯定更不便宜。

 
半導體業
群創觸控 獲iPhone 6認證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群創(3481)內嵌式觸控(on cell)螢幕,傳獲蘋果4.7吋版iPhone 6認證通過,超越三星與夏普,有機會成為iPhone 6第二波的供貨廠商,為群創在中小尺寸面板注入新的成長引擎。

群創昨(18)日表示,不評論客戶與接單狀況。台灣LCD供應鏈過去從未接獲iPhone螢幕訂單,群創這次認證通過iPhone 6的內嵌觸控螢幕,若蘋果開始下單採購,將創下台灣LCD智慧手機螢幕新的里程碑。

供應鏈人士透露,iPhone 6的4.7吋螢幕,第一波供應商,確定為樂金顯示器(LGD)與日本顯示器公司(JDI),由於4.7吋版備貨達6,000萬至8,000萬支,需求量很大,因此,蘋果也要求第二波供應商送樣。

由於iPhone螢幕一向需要三家供應商,傳出第二波供應商包括群創、夏普與三星,三星由於自家Galaxy系列手機,也是採用on cell,因此,品質上沒有問題。

由於蘋果與三星在智慧手機上是最直接的競爭者,iPhone螢幕從來沒釋單給三星,因此三星確定出局;至於夏普,則是因為雲紋的問題被退貨。

供應鏈指出,群創已生產on cell產品很多年,目前主要出貨給酷派等大陸智慧型手機品牌,在on cell的技術上具備一定實力,加上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深耕蘋果生意多年,在郭董力推之下,群創on cell的品質,終於獲得蘋果肯定。

 
聯發科接單暴衝 固鏈大進擊
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聯發科晶片橫掃中國大陸及印度等新興市場,接單暴衝,不僅晶片投片量大增,後段封測訂單也激增,聯發科已展開固鏈行動,全力穩住日月光、矽品、矽格及京元電後段封測產能,尤其以確保矽品產能為當下頭號任務。

先前晶片大廠陸續在台積電等晶圓代工廠卡位投片,聯發科順利取得晶圓廠產能支援之後,為了確保後續出貨無虞,充足的封測產能成為現階段聯發科爭取重點。

由於日月光K7廠最快要到7月才能復工,聯發科近期重點鎖定矽品,除了下單量擴大,更要求矽品儘可能提供更多產能。

為此,聯發科製造副總經理張垂宏日前親自參加矽品30周年運動家庭日,固樁意味濃厚。

聯發科供應鏈透露,聯發科4G LTE晶片已經獲得多家大陸手機品牌廠採用,將引爆大陸3G轉換4G的換機潮。為防止晶片缺貨狀況重演,聯發科已擴大備料,並全力展開供應鏈固樁行動,顯示聯發科下季營運動能十足。

聯發科主力封裝廠包括日月光、矽品、矽格及京示電,其中,矽品因日月光K7廠含鎳晶圓凸塊製程停工,受惠轉單,加上高通、博通及海思等訂單激增,近期產能爆增,生產線都加班趕工。聯發科擔心矽品其他客戶訂單排擠產能,高層因而優先固樁。

矽格也因聯發科訂單暴衝,3、4月間追加機台,為聯發科訂單全力衝刺。

京元電因自製機台成本效益顯現,聯發科訂單營收占比拉升至17%,本季加上多家國外客戶例如賽靈思、輝達、意法半導體及歐洲客戶訂單強勁,合併營收季增上看15%。

 
矽品 無意併虛擬集團成員
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矽品董事長林文伯表示,矽品挑戰全球半導體封測龍頭的路還很長,但未來不會有重新併購原矽品虛擬封測集團成員的計畫,原虛擬封測集團成員目前仍按原計畫分進合擊,各在不同領域與對手競爭,並取得領先地位。

矽品虛擬封測集團是林文伯開創封測版圖、減輕矽品資本支出的重要布局,由矽品專攻邏輯IC封裝,南茂則負責LCD驅動IC 及記憶體IC封測,京元電、矽格、全懋等專攻IC測試及IC載板,矽品甚至相繼出錢投資這些上市櫃公司。

不過,後來因為林文伯、矽品經營團隊、虛擬集團成員彼此之間意見不合,矽品2006及2007年相繼處分轉投資矽格、京元電及南茂股票,矽品虛擬封測集團宣告破局。目前矽品除因轉投資全懋轉換為欣興持股,以及還持有南茂約16%股權之外,未持有其他原虛擬封測集團成員股票。

林文伯表示,矽品的目標是朝全球半導體封測龍頭邁進,但不會考慮透過併購原虛擬封測集團成員來達成這個目標。

 
資訊產業
華映三箭齊發 拚全年轉盈
記者 李珣瑛/經濟日報

相較多數面板廠專注於大尺寸面板競爭,中華映管(簡稱華映)選擇聚焦中小尺寸面板戰場,展望2014年,總經理林盛昌為華映訂下挑戰全年獲利目標。他說:「華映已經準備好了!」

因應市場瞬息萬變的生態及穩固中小尺寸產業地位,華映聚焦縮短產品開發流程及彈性生產線調整。同時,為加速提升產品附加價值,華映積極爭取模組出貨模式,藉由整合集團資源,提供客戶一條龍服務,強化整體競爭力及擴大產品平均產值。

林盛昌認為,華映轉盈有賴於「三箭齊發」的策略成功,分別是:Time to Market(即時應對)、Time to Volume(即時加量)及On Site Service(優先現場服務),達成與客戶共創多贏的局面。

研發自主技術 不惜連虧13年

華映是由大同集團創辦人林挺生於1971年創立,設立初期專門生產映像管(CRT)產品。43 年來,華映歷經CRT、到電漿(PDP)電視、STN-LCD及TFT-LCD等技術演變過程,近年積極轉型為中小尺寸面板廠,並跨足觸控面板。

華映切入CRT市場,是透過與美國RCA技術合作。即使草創初期連續虧損13年,虧掉數個資本額,林挺生仍堅持要建立自主的本土技術,絕不放棄製造本土CRT的信念,讓華映日後搭上台灣資訊電子(ICT)產業蓬勃發展的「黃金20年」列車,一路茁壯成全球最大的CRT供應商,股價還曾站上62.5元的高價。

在華映CRT獲利風光時期,一舉推升台灣躍居「映像管顯示器王國」寶座,隨著市場拓展與生產在地化的策略,響應政府南進政策,華映除了到馬來西亞投資33 億元建立CRT工廠。並遠赴英國蘇格蘭投資105億元,在格拉斯哥建立就近服務IBM、迪吉多等資訊大廠的CRT生產線。日後也在中國大陸華中、華南建置後段模組廠。

隨著科技的演進,華映洞察顯示器產業前景與市場趨勢,1997年,率先自日本三菱電機集團取得「薄膜液晶(TFT-LCD)」技術移轉,1999年,華映第一座TFT-LCD廠 (3代線)落成,成為台灣第一家量產大尺寸 (10.1"以上)液晶顯示面板業者,前總統李登輝特地蒞臨開幕致詞,開啟台灣顯示器產業的新頁。

其後,華映在CRT產品獲利的支持下,步入TFT-LCD的五年茁壯期,積極規劃新世代生產線,平均一年就有一座面板廠落成,達量產能力。2007全年營收達1,594億元,大尺寸出貨量更高達2,827萬片。

然而,隨著面板技術的演進,除了CRT映像管逐漸被輕薄的TFT-LCD液晶平面顯示器取代;舊世代如華映3代廠的中大尺寸面板產品,也面臨無法與同業5代廠、6代廠量產的競爭。

在不具成本優勢的現實情況下,華映效法日本面板廠專注於高階中小尺寸面板市場的策略,率先於2004年成立「中小尺寸事業部」。利用3代線推出全系列中小尺寸應用,從1.8吋、2吋、2.2吋手機用小型面板,到7吋、9吋可攜式DVD播放器、數位相框及小筆電面板等產品,曾經風光一時。

林盛昌當年就是負責中小尺寸事業群的副總經理。2009年底,林盛昌接掌總座時,華映正面臨嚴重的虧損考驗。他在2010年取得大股東大同公司的支持後,向華映員工宣布退出大尺寸面板市場,全面轉型中小尺寸及觸控面板的策略。

挺住人才斷層 大步推動轉身

期間,持續虧損的華映,還面臨大陸及台灣面板廠,陸續大批挖走6代廠、4.5代廠關鍵幹部人才的危機。好不容易,林盛昌率領留下來的幹部,積極養成人才接班,把一度陷入人才斷層衝擊的華映穩住了。不料,華映卻再度面臨技術升級的良率大考驗。

林盛昌回憶,大家咬牙苦撐了九個月,終於把廣視角(FFS)技術的良率拉升到水準之上,讓華映於2013年首季毛利率轉正,第3季終結連20季的虧損,交出單季轉盈的成績單。

華映在中小尺寸面板市場的成果豐碩,2013年中小尺寸出貨量達5.43億片,創下歷史新高,年增13.1%,全球市占率也提升到18.3%。手機面板出貨量3.3億片,其中,智慧型手機面板年成長1.3億片。平板電腦面板全年出貨量超過3,600萬片,年成長高達三倍以上,全球市占率14.5%,居全球第三。

華映的車載面板產品也表現不俗,陸續打入美系、陸系車廠,今年起效益顯現。觸控面板除單片觸控面板外,2013年第3季,推出5吋FFS與內嵌式(on cell)智慧型手機面板,經中國手機廠商宇龍酷派採用成為首支在中國量產搭載on cell觸控技術的智慧型手機,去年第4季,單季內嵌式觸控面板的出貨量已突破百萬片,獲多家手機品牌客戶積極導入。

林盛昌回首這段轉型之路,他坦言,箇中辛苦難以對外人道。要推動一家資本額650億元,海內外員工人數逾1.4萬人的企業,展開「策略轉型」,他形容,「這是一場巨幅的工程變革,也是一項艱鉅工作」。

下一步 卡位車用手持

華映總經理林盛昌是面板產業最年輕的總經理。現年47歲的他,四年來帶領華映策略轉型,終於在2013年第3季轉虧為盈,今年挑戰全年獲利目標。展望未來,林盛昌為華映擘劃出瞄準車用面板、手持式裝置,並均結合內嵌式觸控技術的發展藍圖。

在林盛昌堅定目標正確的信念下,一次又一次地帶領華映突破挑戰,打造出華映紮實的作戰部隊,針對未來營運方向,以下為專訪摘要。

問:華映的產品發展策略?

答:車用面板市場非常重要,已經是面板廠列為兵家必爭之地的重點戰場。

華映自2008年真正開始耕耘車用面板市場,這是一個封閉且極端講究品質的領域。幾乎要花二年的時間,通過層層的驗證考核,才能見到車用面板的採購及公司主管。

華映2011年車用面板出貨為220萬片,2012年成長到410萬片,2013年再衝上750萬片,今年則要挑戰1,000萬片的目標。目前車用面板主要的供應廠商包括:夏普、日本顯示器(JDI)及樂金顯示器(LGD),友達、群創和華映。

我為華映訂下2015、2016年車用面板要出貨1,500萬片,擠入全球車用面板前三名的挑戰目標。

華映在車用面板仍以供貨給售後市場(after market)為主,也將努力打進原廠供應鏈。

其次,在手持式裝置(包括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方面,華映要做價值鏈的加值,除了增加自己的附加價值外,也要協助客戶創造價值。無論是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未來內嵌式觸控將會是主流技術。車用面板也要整合內嵌式觸控技術。

問:華映在觸控技術的布局?

答:雖然目前外掛式的觸控面板,仍是市場上的主流,但是,所有的面板廠都會積極發展內嵌式觸控技術(包括:on cell及in cell),未來內嵌式觸控將會是主流技術,面板廠才能拿回主導權。

經過2013年的努力,華映今年在on cell的量產,尤其是在智慧型手機部份,出貨數量將呈倍數成長。華映已掌握幾家品牌客戶的訂單,今年可以稱得上是on cell跨出元年後,能夠收成的第一年。

接下來,在on cell的基礎上,華映還是會往in cell發展。至於將面板驅動IC與觸控IC整合作業,已與策略夥伴積極開發中。

愛地球 推綠色供應鏈

面板廠的製程屬於半導體技術,因此,被歸類為耗費能源的產業。不過,華映不忘對地球社會環境的責任心,從產品的研發源頭就將環境保護列為開發的重點。

同時,擬定綠色環保發展策略與管理計畫,務求為地球環境盡力,落實綠色與永續的經營管理,並攜手供應鏈廠商同步展開綠行動,要與地球環境和諧共存。

華映總經理林盛昌表示,「企業永續發展」一直是華映公司經營所秉持的精神。華映自2010年提出低碳企業行動計畫 (簡稱Green Actions),成功的將綠色思維導入營運策略中,並轉化為實際行動。2013年獲得「台灣企業永續獎」,顯示華映在綠色與永續經營管理上的努力獲得肯定與認同。

林盛昌表示,未來華映將持續落實綠色與永續的經營管理,於2013至2015年推動「華映綠多讚計畫」,主要以綠領培育為起始點,也就是建立綠色職場,深化環境教育,培育綠領人才,展開一連串循環綠色供應鏈、綠色採購、綠色會計、綠色製程、綠色產品、綠色包裝及綠色關懷等八大面向,致力成為良好企業公民,並轉動綠色的善循環。

華映綠多讚計畫也希望掌握綠色發展趨勢,創造綠色新事業的商機,達到「消費者用得開心,地球過得安心,企業賺得放心」的綠色永續目標。

 
燦坤 打造餐飲黃金10年
記者張義宮/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燦坤(2430)董事長閻俊傑表示,燦坤3C門市結合餐飲形成新生活型態店,今年展店將超過30家,目標布局餐飲10年、完成20個品牌將提前達陣,成為第二條成長曲線。

他表示,燦坤去年轉型邁向複合式經營,大舉跨入餐飲業,以3C門市結合餐飲形成的新生活型態店,今年在345家門市中,已有一成換裝,力拚全年業績比去年增加一成、來客率增加三成,再創營運黃金10年高峰。

抓緊三氣購物商機

閻俊傑說:「今後燦坤定位於流通集團,包括3C、餐飲、旅遊、電信等營運的範疇,都是流通的一環。」他強調,燦坤營運仍以3C通路為主,餐飲事業則是另一個成長動力。燦坤是台灣的3C龍頭,去年營收256.87億元,稅後純益5.21億元,每股純益3.11元。今年前四月營收89.87億元,年增3.54%。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如何看待今年3C景氣及營運動向?

答:今年看好4K2K電視、大尺寸電視,冷氣、冰箱等變頻家電,及穿戴式產品、藍牙、4G通訊、生活小家電等,將是帶動業績成長的主力。

燦坤從元月推出的購物節以來,充分掌握「天氣財、空氣財及景氣財」等三大購物要素。天氣濕冷帶動電暖器、除濕機銷售大增;空氣品質欠佳則有助於空氣清淨機熱賣;空調產品則持續推動變頻及冷暖機種,帶動單價提高及長期銷售的效益。這些都是帶動今年營運會比去年成長的主要原因。

下半年即將開台的4G產業,也將帶動一波相關產品銷售的成長。此外,穿戴式產品的應用廣泛,也是可以期待的3C產品。

問:燦坤餐飲布局的10年規劃項目?

答:去年以來大力拓展餐飲品牌,成立燦星文創,做為布局餐飲的總指揮,已有日法坊、富士印日式炸豬排、金?咖啡、五花馬水餃館、五食五心日式烏龍麵等五個餐飲品牌,燦坤有400萬會員,潛力客源龐大。下半年將再引進火鍋、牛排、義大利麵等品牌,預計10年引進20個品牌進入台灣市場。

燦星文創規劃掛牌

目前燦坤3C門市結合餐飲形成的新生活型態店已有10家,至今年底將超過30家。

目前燦坤內湖旗艦店在進行改裝,將引進旗下多個餐飲品牌,預計明年完工、營業。燦坤對餐飲事業非常重視,內湖總部的六樓全部做為餐飲事業的營運總部。

問:燦星文創的機制為何,未來是否上市櫃?

答:燦坤持股78%的燦星文創股本2.18億元,負責餐飲品牌擴展和經營及油糧、食材等上游食品原料的代理,實際操盤者為燦星網通董事長楊文芳,由他出任最高代表,餐飲顧問則由吳侑昇擘劃新事業,結合吳侑昇專攻餐飲的專長,經過一年來的布局,已浮現成效。

例如金?咖啡、五花馬水餃館都是獲利的餐飲品牌;日法坊、富士印日式炸豬排也繼續展開拓點規劃,最近開幕的日式烏龍麵目標今年展店五家,獲利將會合併到燦坤財報,燦星文創規劃在三至五年上市櫃。

銅板價格服務會員

問:燦坤如何發揮「銅板經濟」的餐飲特色?

答:平價美食是燦坤營運宗旨,但對食材嚴選的標準貫徹,希望提供安心、健康的美食給400萬會員。以五食五心的烏龍麵來說,起跳價格為69元,五花馬水餃館也可以用二個50元銅板就能消費。燦坤重視銅板經濟,希望讓會員經常來吃、天天來吃,進而帶動凝聚力,形成差異化的經營,在會員、3C及餐飲之間的流通可以加快。

燦坤3C門市大都以社區型為主,經營好客戶關係就很重要,以銅板經濟來服務會員,帶動的循環、周轉率非常可觀。因此在訂價上很多元化,有100多元、200至300元的餐飲,未來也會有較高檔的上千元套餐。

焦點個股:

•燦坤


 
寫樂文化發行人︰追求生活有餘裕的減法創業
「創業是人生的選擇題,不僅僅是『自己賺或幫人賺』的數字選擇。」寫樂文化發行人殷切地說。他選擇做小、做少的經營方式,讓生活有些餘裕,讓自己有時間思考並嘗試新的做法。

不走甜美風的模特兒
上禮拜夜拍,請模特兒不用走甜美風,模特兒有點訝異的說,真的可以嘛?我可以做自己嘛?聽了是有點感觸的,攝影人總說寫真寫真,可是拍的東西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