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1日 星期四

【理財周刊733期】2016黄金年 台灣生技大爆發


【寂天日語學習充電報】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會話表現,並收錄最實用、最豐富內容,讓你輕鬆脫口說日語! 結合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元化的科學,【科學少年雜誌親子報】精選雜誌內容,給你有趣又好玩的科學知識。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09/11  |  第51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封面故事 餿油事件對食品股影響有多大
 特別企劃 「生」路何處尋 該如何看台灣生技發展?
 活動快遞 【朱家泓影音課程】小散戶大翻身2天無限次觀看
 
餿油事件對食品股影響有多大
文.翁偉捷
食安風暴延燒食品類股產業鏈,連老字號品牌也中鏢,商譽損失可能擴及整個集團,投資人宜檢視相關持股,以免受到二度傷害。

從去(2013)年起,台灣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自爆發毒澱粉事件起就像連鎖反應一樣蔓延開來。影響範圍較大規模的就是,去年十月的假造食用油,以及近日的餿水油事件,持續延燒的食安問題在在突顯出政府在食品安全的把關方面,顯然已出現重大的漏洞。

回想起去年被捲入假造食用油風暴的食品大廠,如:統一(1216)、味全(1201)等,當時信誓旦旦地對著國內消費者承諾,將來會對於食品安全採取嚴格把關的態度,還內建有重金打造國家級標準的食品安全檢驗室。沒想到時至今日,還是再度落入餿水油的陷阱之中。

連嫌犯郭烈成落網時,都大言不慚地將責任推給這些具有實驗室保證的大廠,不論是卸責或是狡辯,此言的確戳破了消費者心中的疑問。拖累這些老字號有信譽的品牌,是跳到黃河洗也洗不清了。

味全連續兩次發生食安問題

此次流竄全台的餿水油事件,讓國內食品龍頭大廠─味全又再次成為風暴中心。受影響的產品範圍之廣,令不少死忠的消費者震驚,雖然味全這次主動通報誠意十足,但連續兩次都成為食安問題主角,就算是幾十年苦心經營出的老招牌,也實在很難不蒙上陰影。

商譽是企業在商場上最重要的本錢,尤其對上市櫃掛牌募資的公司而言更是如此,在集中市場裡,商譽已不止是公司代表的形象,而是消費者心中最重要的量尺。當消費者失去信心,老招牌不再發光,這已經不是亮眼的財報數字所能彌補的缺憾。

回到盤面上來觀察,頂新集團的個股中,味全型態早已轉空,又雪上加霜捲入餿水油風暴中而再度向下破底,很不幸地成為食品業中的壞學生。這證明市場投資人在選擇標的時,除了財報數字以外,對於商譽也相當重視,不僅外資持續調節,法人預估今年味全的營收受到的衝擊雖然有限,但台灣民眾對於黑心食品的這股不滿,很有可能藉由看壞盤面上的食品廠來發洩。

甚至由於品牌形象重挫,民眾失望心態高漲,不排除擴散到食品以外的集團相關品牌,接下來將可能影響銷售。網路上已出現抵制台灣之星的聲浪,相信這是頂新集團自身也始料未及的,雖然可能是因為疏失導致檢驗動作不夠確實,不幸沒有盡到替民眾食安把關的社會責任,但是身為台灣龍頭食品廠,為了回應消費者的愛用,就應該要以高標準自惕,才是責無旁貸的本職。

政府把關失守 檢驗標準破功

除了廠商該反省,那麼政府又該有什麼作為呢?這次的事件又再次的突顯出政府的檢驗標準出了問題,不同於上次的混油事件,這次的超劣質油品是如何通過政府檢驗的標準,是標準有問題?還是設備有盲點?當然也不排除廠商在送驗的過程中,以正常油品送驗,取得認證後,才製造劣質油。但這過程不得而知,因此反求諸己,是否政府該有更嚴密認證流程、標準以及設備,才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蹈覆轍,也才能為國人的健康站在第一線把關。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733期。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訂閱理財周刊電子雜誌

 
「生」路何處尋 該如何看台灣生技發展?
文.陳怡婷 攝影.鄭暐琪
基亞事件後,讓我們警醒到生技新藥開發不僅費時,又是高風險的事業,當然,也是高獲利的!投資人在投資生技之前應該如何停看聽?

這兩年來最熱的新興產業,非生技業莫屬!她是政府力捧的明星產業,2008年立法院通過的「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以獎勵創新、投資減稅等誘因,對當時剛起步的台灣生技產業發展是重要利多。

新藥族群儼然成形

一直到2012年生技正式起飛,當時以二十五元掛牌上櫃的基亞(3176)與初上櫃的智擎(4162)聯袂大漲,更帶動還在興櫃的台微體(4152),其後還有寶齡(1760)也因全球三期臨床試驗完成,單月大漲近兩倍,同期安成藥(4180)與浩鼎(4174)也於當年度登錄興櫃,加上原本已經在興櫃的中裕(4147)。

不知道讀者有沒有看出這�面有本刊之前提到的舊新藥F4(基亞、智擎、台微體、安成)和新新藥F3其中的兄弟檔(浩鼎、中裕、藥華),這些新藥族群儼然成形,在個股利多不斷輪動下,整個新藥族群持續向上攻堅,即使中間歷經一向力挺台灣生技發展的王金平院長政爭紛擾,也不影響2013年生技的第二波強勁走勢,回檔修正後直至2014年才又有第三波漲勢。

這一波波的強勁漲勢,活絡的資本市場熱錢湧入,投資人對生技產業,由陌生到漸漸了解,連菜籃族也開始熱烈討論該買哪一檔生技股最賺錢!

這是「擦鞋童理論」隱然若現了嗎?早期美國股市大熱之時,街頭巷尾都在討論股票,連擦鞋的鞋童對於小道消息、股票明牌都琅琅上口,可想見資本市場相當活絡,現在國內的生技股何嘗不是如此?

加上生技新創公司募資不再困難,舉2013年為例,推估約二十五家生技業者陸續展開現金增資,光是去年九月,國內就有五家生技大廠募得六十五億元,這麼大的能量積蓄著,也讓投資人充滿期待。

台灣生技熱過頭了嗎?

F*太景(4157)執行長許明珠說過,對於台灣資本市場熱中生技股,她的國外業內友人很困惑,不懂台灣生技怎麼這麼熱?暗指台灣生技熱過頭。

神隆(1789)創辦人馬海怡則指出,現在台灣的生技業就像過去的高科技業一樣,是「錢淹腳目」,十年前是一毛錢都募不到,現在是錢太多,擋都擋不住,還要拚命往外推。

再看這兩年來生技股價動輒50%、80%,甚至100%的漲幅,也難怪資本市場上的熱錢會不斷流入,在市場一片熱中看好的同時,曾任羅氏大藥廠全球技術營運總裁的楊育民,去(2013)年底在「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簡稱BTC)」就提醒投資人要理性小心!

業界怎麼說?

前羅氏大藥廠全球技術營運總裁楊育民指出,即使到三期臨床還是有可能失敗,投資人必須經歷這樣的震撼教育!生技產業是長期投資的產業,新藥研發成功率只有10%至13%,一旦最後失敗,就像地雷爆炸,不熟的投資人會嚇跑,到時候會不會引發資金退潮的效應,就是台灣生技會不會泡沫化的關鍵。

接受失敗 才能享受成功

就在基亞事件後,楊育民也投書表示,他其實想提醒投資人,應該瞭解新藥開發有很大的風險,看見風險並能接受失敗,才能享受成功。他也肯定基亞科研人員的努力,認為應從失敗中學習。換個角度想,在美國新成立的生技公司因為新藥開發失敗,造成股價大跌是很正常的,因此,他提醒投資人,「投資生技應有更謹慎的態度、更多元的選擇,而不只投資一家公司,因為雞蛋不能全放一個籃子,必須把錢和投資組合做有效的規畫,才是投資之道。」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對於此次基亞事件則是認為這只是個案,不需要過度放大檢視,他強調「台灣生技產業基礎仍穩,創新產業一定會有失敗,重要的是面對失敗的態度。」雖然衝擊很大,但是也是因為過度期待,才會有如此大的落差,畢竟台灣的投資人、政府和媒體是第一次面對新藥研發後期的失敗案例,換言之大家都還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有波折。

未來資訊揭露應該更透明

他日前接受平面媒體訪問時也指出,現在生技公司公布的資訊並不完整,才會造成投資人過度期待,生技公司公布的資訊必須要有證據支持,不僅是證交所規定的「重訊」發布,還須以新聞稿的形式清楚呈現,譬如重要的人事、技轉、併購等,要實在且不誇大地說明清楚。

翁啟惠肯定台灣生技競爭力,認為台灣包括人才、資金、法規、環境、智慧財產等都優於亞洲各國,所以我們無須妄自菲薄。他更指出,從統計上來看,美國2012年生技總投資額約三十億美元,台灣同年度也有十五億美元,台灣以一小國而能有此成績,可知生技發展之能量!

生技新藥研發公司的價值之所以難被認定,是因為在新藥研發尚未成功前,是沒有產品和營收的,自然不像電子科技產業一樣有財報可看,如果無所本,又沒有上下游供應鏈可以觀察,那新藥研發公司的價值應該怎麼被認定呢?

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董事長李鍾熙表示,可以注意新藥開發的階段、市場潛力及經營團隊。舉例來說,新藥目前已經進行到臨床哪一階段?有無專利?是否有國際合作夥伴或是客戶?經營團隊是否有專業領域之專家願意背書?這些都可做為評估時的參考。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733期。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訂閱理財周刊電子雜誌

 
【朱家泓影音課程】小散戶大翻身2天無限次觀看
※理財周刊733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2016黄金年 台灣生技大爆發
◎發行人語>帶得走的真財富
◎CEO專訪>台新證券總經理林南犬群:電子平台服務將決定券商的存續
◎產業追蹤>餿油事件對食品股影響有多大
◎海外投資大解密>錢進海外當房東 21世紀不動產啟動日、馬購屋服務
◎台股鑫攻略>強者恆強 82xx拉回找買點
◎台股棋手高志銘>36xx、32xx營收俏 買盤大舉搶進
◎周選擇權>指數波動開始放大 布局賣權空頭價差
◎基金風向球>滬港通 引爆中國A股資金行情
◎全民瘋理財>電費帳單沒教你的事
◎理財我最大>從2萬到20億 徐紹欽:有需求就有機會

�【訂購優惠】理周12期送3期只要2288

�【贏家日報】理周2期加5天贏家日報嚐鮮價999

�【朱家泓影音課程】小散戶大翻身2天無限次觀看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