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曾美智 由於受到現代人對美的定義影響,許多愛美的女性堅持認為「瘦」即是「美」。殊不知如果一味地排斥吃東西來達到減肥的效果,嚴重者會罹患厭食症或者暴食症,如此,不但無法達到預期的瘦身效果,更會影響身體的健康。 台灣厭食症的個案雖少但很嚴重 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雖然是文明病的一種,但厭食症一詞卻早在1868年便出現了。雖然厭食症從疾病分類學、盛行率、病因到治療都仍有許多的爭議,但是它的主要臨床特徵從十七世紀以來的文獻描述,都相當一致。 厭食症個案的共同特徵是對身體形象和體重的過度關切。伴隨這種想法,個案會用許多方法控制體重。當體重減輕時,個案會出現其他的精神症狀和身體症狀,常見的是月經停止、全身無力、暈倒和腸胃症狀等,嚴重時可到惡形體質而死亡。 直到1970年以後,歐美地區由於厭食症和暴食症的個案明顯增加,以及對治療無效所導致的高死亡率和慢性化,厭食症和暴食症在文獻上才開始在文獻上被廣受討論,而被認為是西方社會的文化症候群(culture-bound syndrome)。 近年來,台灣地區厭食症的個案雖然仍少,但均很嚴重。暴食症個案的盛行率則已經和國外相當,約1%左右。 厭食症的類型 厭食症有兩種類型: (1)節制型 restricting type:透過節食、禁食和過度運動達到減重目的。 (2)暴食/清除型binge-eating-purging type:在厭食症發作期間,規律地從事暴食或清除行為(採用嘔吐,吃瀉藥等方式清除吃進體內的食物) 早期有關厭食症的描述,很少提到病人嘔吐或清除體內食物的方法,1970年代之後,這些行為才逐漸被重視和描述。Dally在1969年首些提出厭食症診斷的異質性,1974年,Bruch注意到有些病人吃完大量食物之後會吐出來,Beumont等人則提出厭食症是由節食型(dieter)到嘔吐型(vomiters and purgers)的連續性組合。 1979年,Russel提出暴食症的名稱,用來形容以陣發性過度飲食、自我引吐以及與厭食症相同的過度怕胖為特徵的病,並認為是厭食症的一個變型;自美國精神醫學會所訂立的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第三版(DSM-Ⅲ)起,才將暴食症列為獨立的診斷,診斷暴食症必須要先排除厭食症的診斷,而在厭食症的病程中則可出現暴食期(bulimic episode),估計厭食症病人當中約50%以上會有這種現象。 至此厭食症和暴食症成為兩個獨立的病,但是這種診斷分類仍然受到質疑,厭食症與暴食症到底是一種病或兩種病?是一種病的不同變形或是一種病的不同病程的表現?至今仍然有許多爭議。 厭食症在男性族群中也逐漸多起來了 過去廿年來,美國、西歐各國和日本等已開發國家,厭食症的發生率逐漸上升。在美國,約0.5至1%的青少女患有厭食症,將近5%的年輕女性雖不符合厭食症之診斷,卻具有其中部分症狀。 厭食症多在青少年至青年早期間發病,男女比例約為1比9,這與社會文化要求女性要有纖細的身材有關;弔詭的是,最近的國外研究顯示,厭食症在青少年的患者之中,男女比例約為1比1,顯見近年來男性越發在意自己的外表,厭食症在男性族群中增加的趨勢不容忽視。 厭食症的診斷標準及症狀一般而言,厭食症患者對身材和體重過份重視,已成為對自己評價的標準。他們對肥胖極端恐懼,有很強的慾望想要減輕體重。 減肥成為他們的一種習慣,就算患者的體重已是過輕,但仍然把減肥掛在口邊。厭食症的診斷標準主要包含以下幾項: 1.拒絕維持其年齡和身高所應有的最低正常體重水準,短期間內體重急遽減輕,使體重降至標準體重的75至85%以下。 2.即使已經體重過輕,仍強烈害怕體重增加或變胖。 3.對自己的體重、身材有不適當的認識,且體重與身材對其自我評價有不適當的影響,或否認目前過低體重的嚴重性。 4.初經已開始的女性發生無月經症(連續三次月經週期無月經)。 其他常見的症狀還有: ●吃得很少或只喝飲料,接著強迫自己拒絕進食、過度劇烈運動、服用瀉藥及利尿劑、自我催吐等。 ●患者通常仍維持正常的作息活動,並且否認飢餓及疲倦虛弱。 ●部份厭食者亦出現暴食症的惡性循環,即在短期內吃下大量食物,然後用種種激烈的方法,把食物排出體外。 ●長期下來造成腸胃功能衰竭,新陳代謝率降低,導致便秘,更成為厭食症患者拒絕進食的藉口,形成惡性循環;更甚者一吃就吐,無法進食。 ●低血壓、心跳減慢、掉髮、指甲脆弱、臉色蒼白或臘黃、畏寒、體質極差、電解質不平衡、貧血、便秘,甚至骨質疏鬆等等,而女性更有機會月經失調或暫停,尚未初經的青少女則可能出現生長發育停滯的情形。 ●暴食型的厭食症容易合併衝動行為,如自殺、自傷、偷竊、酒癮、藥物濫用、不告離家、性行為開放等。 找出厭食症病人認知上的問題想法從行為治療的觀點來看,厭食症患者對「吃」的行為感到焦慮,不吃就可以避免焦慮的產生;吃了吐掉焦慮將更形減低,所以欲治療這樣的異常飲食行為,首要之務便是和病人取得治療上的默契和共識,將吃和焦慮之間去制約化來進行營養重建。 在有系統性、結構性的治療環境之下,按部就班,把大目標拆成可以達成的小目標(例如一個禮拜增加0.5Kg),配合營養師的建議,每天依規則的時間進餐、每餐食物的量由少量逐漸增加、從較不敏感的食物逐漸引進敏感食物,有計畫性的採取逐步修正飲食行為的方法,逐漸增加體重,達到健康體重的目標。 除此之外,配合自我肯定訓練、社交技巧訓練、問題解決、替代性行為和放鬆訓練,均可協助減低病人的焦慮以及發展新的適應性行為。認知上,從自我評量表和會談中,使病人注意到暴食—嘔吐—低自尊—節食之間的關係,以及找出厭食症病人認知上的問題想法並加以修正。此外還要教育病人有關節食、暴食、嘔吐的後果和控制體重的正確知識。 體重回復、身體功能正常,並能維持一定的社交和社會功能才算痊癒 長期追蹤研究顯示厭食症的死亡率約為8%,其中以自殺、營養不良、心臟問題致死居多,算是高死亡率的一種精神疾病。然而其預後卻比想像中來得好,國外十年以上的長期追蹤結果,50至70%的厭食症病患會有中度進步,百分之15至25%的預後較差,有持續接受治療的個案,追蹤時的痊癒率可達75%。 整體而言,約四分之三的病人體重可以恢復到大於原來的75%,有一半到四分之三的病人恢復月經來潮,相當高比率病人可從事工作,但是他們在人際關係、飲食行為和身體形象的認知,仍出現障礙,並常伴隨憂鬱症狀。 部分厭食症的病人,病情在幾個月中會自動緩解。但是一些嚴重的病患,症狀會持續,即使不是全部存在,都會殘留特異的飲食型態、社交障礙。住院治療厭食症的病人經常可以得到卓著的療效,其否認與不成熟的心理機轉情況較輕,自尊可以獲得提升,均是預後良好的指標,但病人出院後容易復發。此外,約有30至50%的病人,在發生厭食症半年後,轉成暴食症之症狀。 厭食症只要體重回復、身體功能正常,並能維持一定的社交和社會功能,即可算是痊癒;以台大醫院精神科針對厭食症的追蹤研究的結果顯示,病情痊癒的個案中,最快為一年,但是平均約為四年,其病程才會穩定下來。 厭食症在國外的文獻有相當多的討論,近廿年來個案數目有增加的趨勢,國內門診的經驗也是如此。 由於此症往往合併明顯的身體症狀,病人經常第一線找非精神科醫師求治,再加上目前仍缺乏單一且有效的治療,故極易使疾病慢性化。如何教育民眾對此症的認識,以及早就醫,並積極配合臨床醫師們的轉介,十分重要。 不要盲目追求窈窕,應建立正確的體重管理概念 有關厭食症這類的飲食障礙的形成,包含社會層面、個人心理層面、生理的因素,因此預防要從多方面著手,例如最近歐洲有些國家開始規定BMI低於18以下的模特兒不得上伸展台,便是很好的策略。此外,媒體的宣傳及報導,往往帶動社會風氣,而厭食症個案對於資訊又會選擇性的接收,因此教育一定要完整。 現代人強調肥胖是不好的,流行減重,這樣的說法便有所偏頗;較適當的說法應該是體重管理,因為過瘦對身體也是不健康的。除了一般民眾及病人需要教育,醫生的教育也很重要。例如婦產科的醫生如果遇到月經不來的病患,應主動關注其體重變化及飲食狀況,腸胃科的醫生遇到所謂的「功能性腸胃炎」患者,也要注意是否有合併體重問題,如此方能及早發現真正的病因,及早轉介至精神科,及早治療。(王巽賢整理) 本文選錄自《健康世界》430期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