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藍的天空下,桑克河緩緩流過位於柬埔寨西北部的馬德望,一位中年男子佇立在窄橋上眺望他的故鄉。 提起柬埔寨的古蹟遺產,通常多數人只會想起吳哥窟,但是馬德望也處處屹立著必須善加保存的珍貴遺產。站在窄橋上往兩岸看去,你會看見一片風格迥異的建築,有法國殖民時代風格的拱窗與華麗的鍛鐵陽臺,有百年歷史的酒紅色磚瓦,也有雕著繁複花飾的莊嚴寺廟寶塔。這些建築串連起往昔與今日,令人回想起高棉文明的發展,更是高棉文化的象徵。當地人逐漸開始意識到,他們必須為了下一代而保存這些建築物。
近幾年來,德國政府主動伸出援手,提供專業技術,協助此地開發基礎建設,同時保護古老建築。而馬德望也組成都市規畫團隊,派出顧問負責兩國之間的聯繫,致力提昇外界對馬德望珍貴建築的認識,並且藉由教育宣傳等手段,推動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在另一方面,民間也主動籌募經費,修復多數的建築,期許能夠吸引觀光客,更重要的是,保住這座城市的歷史風華。
馬德望有十四萬人口,是柬埔寨第二大城市,可惜少有觀光客到此一遊。它有如詩如畫的鄉村風光,觀光客過去卻因為坑坑洞洞的道路與破爛骯髒的賓館而卻步。近年來由於官方與民間所推動的保存計畫,精品旅館、藝廊與餐廳紛紛進駐古蹟,逐步吸引了喜愛東方文化的歐美觀光客。
在二○○九年,市府在河岸劃定出遺產保護區,其中大約有八百幢的歷史建築,包括一間一百五十年歷史的中式寺廟,廟內的飛簷、牆壁彩繪與中式紅燈籠,無一不流露出歷史韻味。在遺產保護區附近,還有一幢建於一九三六年的裝飾藝術風格建築,那是馬德望的中央市場,從閃閃發亮的婚紗到現宰新鮮的雞隻,幾乎什麼商品都有。
今日的馬德望呈現安寧和平的氣氛,它的建築殘跡卻見證一段動盪不安的過去。在過去兩百年,泰國與法國前後管轄過此地,在一九五○年代獨立之後,民眾曾經享受過短暫的自由,可惜高棉共產黨在一九七五年上臺了。直到一九九七年共產黨全面垮臺,這個城市才開始從斷垣殘壁中一點一滴恢復生氣。
其實,馬德望不只是柬埔寨屬一屬二的歷史建築重鎮,也是這個國家的藝術之都,栽培出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由於歷史之故,高棉、中國、泰國與法國等多國文化在此融合,讓這個城市的人民擁有開放的藝術思想。一九九四年,幾位在難民營中結識的年輕人,成立了一所藝術學校,教導青少年傳統樂器、雜耍技藝與現代舞蹈,也培育出許多的年輕畫家與雕塑家。只可惜,此地的市場過小,許多學生畢業後,不得不前往金邊或暹粒發展。這個問題已經引起幾位熱愛藝術人士的關注,他們開始積極舉辦活動,主動為當地出身的藝術家規畫展出,一則吸引遊客,二則加強當地民眾對藝術的認識,期許馬德望能夠展現出更多的藝術生命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