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行長周小川日前受訪時表示,人民幣國際化是市場的選擇,人行沒有刻意為之。人行要做的是清理不必要的政策管制,以及進一步發展和開放金融市場。周小川日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稱,人民幣國際化是綜合實力和金融市場發展的結果;目前,大陸金融市場發展水準和開放程度還不夠,還有繼續發展的空間。
他認為,人民幣能否國際化最終還是靠市場的選擇,人行沒有刻意為之,也不願讓外界有人行有專門謀劃、策略來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只能說:「人民幣有這個(國際化)潛力,將來可能成為國際上比較被接受的貨幣之一。」
周小川並指,要一件一件地做好自己的「功課」,讓市場自主判斷和選擇;當前要做好兩件事:一是把非必要的管制先清理掉,例如有的法規規定某種交易只能用「硬通貨」(指國際信用較好、幣值穩定的貨幣)而不准用人民幣,要把這類管制放寬,由市場參與者自己選擇用什麼貨幣來交易、結算。
另外,要進一步發展金融市場,而且向國際開放,增加人民幣在金融領域的可用性。
周小川也透露,大陸經常帳順差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在不斷減少,而且趨勢非常明顯,今後可能還會繼續下降。
談到外匯存底用做投資的議題時,周小川稱,人行不希望過多的、不斷增加的外匯存底;但既然現有這麼多儲蓄,而結構調整又是漸進的,就必須正視過量儲蓄的風險管理問題。
包括進行多樣化、分散化投資,擴大開放民間投資,鼓勵民間資本「走出去」。
周小川也稱,人行一直準備推行存款保險,會擇機推進並實施。由於存款保險制度牽涉利率市場化的推動,備受各界矚目。
至於歐債問題,周小川認為,危機未結束,許多政策刺激措施是暫時性的,空間有限。
想根本解決歐債,關鍵在於重度負債的國家要進行結構改革重獲競爭力;能否透過經濟增長實現財政可持續;銀行體系擺脫各種拖累而擴大信貸。
但是財政緊縮、經濟下滑、銀行放貸能力下降的「三連環惡性循環」的困局尚待解決,要實現上述目標需要過程,且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他也坦承,大陸對歐洲的投資,部分可能會有損失,要百分之百排除風險是不可能的;只能盡可能認清風險,達到最終結果的保值、增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