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常無意地向對方投射自己的不安。特別是親戚之間。 投射什麼呢?隱藏內心的害怕、擔憂、無力、焦慮,都會無意間展露在言行之間而不自知。
舉例說明,有一個朋友在聚會的時候,常不能安定地坐在位子上。一會兒問A君要不要喝這個,一會兒問B君要不要吃那個。更嚴重的是大夥仍在暢談,她便急著要求其他人幫忙清理桌上的碗盤。即使主人說有專人會處理,似乎聽不見的她仍忙於收拾,口中還叨念著:「要啦,一定要啦。」還傳遞眼神告訴我「幫忙啊」,她的動作和節奏都讓在旁的人覺得不舒服。客氣的人隨之起舞,而我尊重主人吩咐,穩如泰山地坐著,順道提醒那一群心中忙亂的人:「我們難得相聚,坐下來聊聊吧。我們又不清楚主人的廚房管理習慣,說不定還是幫倒忙呢。」
我們中國人好客,常下廚做大餐請客,目的應是為了親友齊聚一堂,能把酒言歡。
我的經驗記憶是主人總是忙上忙下,肩膀掛條毛巾,偶爾擦著流到臉頰的汗水,穿梭於廚房與餐桌之間。細心的客人見狀說:「哎呀,別做菜了,來喝一杯嘛。」女主人的彩妝完全褪去,喝下的那杯酒很快地成為兩頰的腮紅。看著一桌子菜,卻回說:「沒菜沒菜真是怠慢,我再去準備。」大夥酒足飯飽後,時間已晚,送走了客人,最後留下自己慢慢吃剩菜,邊回憶著偶爾的讚美。
以上兩種例子相信大家都熟悉。屬於討好型性格的人,希望獲得別人肯定,群體活動�,有高度配合的表現,隨和的背後其實是希望得到旁人的具體讚美。換句話說,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可能遭逢教養者的嚴厲對待,或者在家是經常被忽略的那個孩子。
前面所提的那個主動清理碗盤的例子,就是個從小失去父母,在收養家庭成長的孩子;聽說養父母並不疼愛她,幸虧有位家族長輩發揮大愛,把她帶在身旁一吋一吋地養大。要在大家庭�求生存,必備條件就是機靈的觀察能力,勤快的表現,才能讓自己有個安頓的家。
明娟,一個喜歡彈鋼琴的女孩。她寫信告訴我:「奶奶每次都說學琴沒用啦,學業顧好比較重要。好煩,想發脾氣,該怎麼辦?」小孩的祖母明顯經歷窮困,因此特別在意物質的節省,並投射了當年的不安。
與其讓老人家天天投射負面的情緒,而影響正在發育的女兒心情,我認為明娟媽媽應該勇敢站出來,為孩子澄清親子之間的價值。可以召開家庭會議,輕鬆地交換話題,培養彼此情感。
先請明娟鋼琴演奏,表演一首熟悉的曲目。讓祖母看到學音樂,可以讓家人聚在一塊兒。讓祖母聽到美妙的音樂,讓孫子有成就感,當功課寫累了,還可彈琴調節心情。搞不好將來還可以教鋼琴,賺錢養活自己呢。
其實彈琴好處很多。手指的末梢神經常受刺激,反而活絡了大腦神經。孩子變得更聰明,反應較別人快。但聰明的孩子反應快又有主見,有這樣資質的孩子令人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能舉一反三,做事、念書、性格獨立都無須我們操心。憂的是,有主見、愛回嘴,堅持度又高,把人給氣個半死,她還覺得無所謂。
教養者只要支持孩子做對的事情,多關心孩子內心的世界。有優質的親子關係,就不會生氣也不必擔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