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發展,愈來愈多人相信,高科技檢查能挽救性命,創造奇蹟。例如數十年來,心導管技術進步,尤其近來塗藥支架問世,能有效降低再患者心臟血管的狹窄率,也算醫學奇蹟之一。 但人非上帝,創造奇蹟,難免得付出一些代價;這些代價,有時來自人性的脆弱。 心導管問世40年後,醫界進行一大型研究,名為「Courage」。這個研究發現,近年來許多重度心臟病患者,僅靠藥物治療,效果並不輸心導管。 研究引發一些質疑,是否有愈來愈多患者,接受了不必要的手術?其次,醫界漸漸發現,新型塗藥支架,在上市早期因使用經驗不足,部分病患治療後,出現比傳統氣球支架更多的併發症。 其實,正確選擇手術時機,一定能夠及時搶救人命、改善症狀。介入性心導管治療,最適合的狀況應是急性心肌梗塞。如果急性發作,心電圖出現明顯變化時,醫師依病情輕重,建議在數十分鐘至數日內進行手術。這時,請別猶豫,應當機立斷以免錯失時期、造成遺憾。 再來,針對慢性狹心症,按時用藥,認真運動,雖然病情得以控制,但若處理效果不佳,不時心頭悶悶重重,若經詳細評估,加上非侵入性檢查佐證時,也會考慮用心導管檢查處理。 心導管不只適用於冠心症,心臟瓣膜異常、四肢動脈阻塞、洗腎瘻管不通順時,更是直接的治療方法。 綜合上述所說,有了這麼好的科技,應該就萬無一失?如果患者、家屬時間有限,無法隨時注意症狀或欠缺運動,使本來會發生的症狀被掩蓋時,醫師為避免臨床誤判,會過度依賴導管檢查;或因業績、醫療糾紛壓力,也可能造成商業化醫療或迎合病患的醫療行為。 冠心症惡化時,患者通常在運動時,會出現胸悶,氣喘,甚至胸痛等症狀,有時不適延伸到鎖骨,下巴,上腹;如果血管未完全阻塞,這些症狀在休息數分鐘後,會慢慢緩解。 但許多病患根本不運動,所以不會感覺胸悶;獨居老人缺乏和家人互動,也沒機會陳述症狀;或者,病人到門診時,忘了原本該描述的問題,若缺乏家人幫忙注意,症狀發作的細節,容易被忽略。 所以,除了平時穩心保健,定期追蹤外,也應該多運動,藉著平日活動來測試症狀變化;一但發生連續胸悶超過10分鐘時,就應該立即就醫,才能在病情轉變之際,適時處理。 希望藉著心導管及詳細的自我評估,能達到改變命運,扭轉乾坤的功效。 心導管 由德國醫師Werner Forssmann首創,當時他僅是外科住院醫師,因為教授反對,於是拿自己實驗。 他先說服同事和護士,把自己手肘附近麻醉,切開靜脈,順著血流方向插進導管,這條導管非常細長,待導管進入體內65公分時,他從容走到X光科,照了張胸部X光,證明導管進入他的右心房,也證明整個心臟導管步驟安全。 Werner Forssmann於1956年獲頒諾貝爾醫學獎。 條條血管通心臟,經由局部麻醉,將套管注入腕動脈或股動脈,便可將長長的軟管,捅入血管,順著血循,經由適當操控,軟管可像蟲一樣,找到通往心臟的路。 一但到達心臟,便可通往心臟冠狀動脈,此時注射顯影劑,照出血管內徑,便可發現血管狹窄位置。 同時,利用器械,可將狹窄的血管撐開,或置入支架,改善循環。執行心導管時,患者及醫師都會接受到放射線,病患也承受中風,出血,腎臟受損等風險。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