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泥董事長辜成允昨(10)日指出,川震過後,大陸西南地區水泥廠不斷開出新產能,然受大陸景氣趨緩,水泥需求低迷,估計當地新一波的淘汰賽恐掀起,時機已到,台泥下半年將再啟動併購案。辜成允在昨日在花蓮和平廠的全台首座二氧化碳捕捉試驗場動土典禮後,他接受媒體訪問時說,下半年談併購是最適當的時機,且會將重點擺在西南。
而對於大陸水泥業景氣看法,辜成允說,現階段大陸水泥業尚未真正復甦,但台泥國際依舊有賺錢。至於全球景氣,他則說,整個歐洲的問題並沒有解決,但過去,是誰來解決問題都不知道,所以有不安定的感覺,如今,法國總理、希臘國會選舉結果都出來了,至少大家知道會由誰來解決問題,所以接下來的政策會比較清楚一些,有利於整體發展。
據了解,2008年大陸西南地區發生四川大地震後,重建需求爆發,水泥價格飆漲。當時1公噸水泥價格約人民幣400至500元,而沿海地區則僅人民幣250元。
導致中小型企業主紛紛往內陸建廠。據了解,當時西南地區小廠紛紛竄起,覆蓋率相當高。
然時過境遷,由於大陸景氣趨緩,西南地區當地需求低迷,加上沿海價格也相當低,原先藉由長江輸運西南地區水泥至沿海的水泥廠,也都停止外銷。西南地區產能嚴重供過於求,目前每公噸價格僅人民幣260元左右。
近年積極在大陸西南地區布局,並位居領導地位的台泥即表示,現階段水泥每公噸生產成本就要170元,再加上營業稅7%,獲利空間已相當有限。業內人士更認為,大廠獲利薄弱,小廠更因無餘熱發電、生產效率不佳、借貸蓋廠等不利因素,故預期平均約有四成以上的水泥廠恐面臨虧損。倒閉潮更是隨時有機會爆發。
台泥舉例,目前有些小廠已是非常積極求售,甚至有業者直接發函各水泥廠公開邀標。有意者皆能來談併購。顯示當地廠商出售意願相當明顯。台泥表示,已經積極評估標的中,下半年將會啟動併購策略。
台泥過去透過併購持續壯大,擠進大陸前10大水泥廠,但今年上半年未有併購案出現。
CO2捕捉試驗場 年底完工
全台首座二氧化碳捕捉試驗場於昨(10)日在台泥花蓮和平廠正式動土,預期今年底可完工試運轉。董事長辜成允說,二氧化碳市場估計未來商機破兆元,尤其該試驗場將二氧化碳捕獲成本降至一般水平一半以下,在全球居領先地位。
辜成允還說,台泥對二氧化碳的再利用也高度感興趣,正在和工研院進一步洽談「生物固定法」,也就是用二氧化碳培養各種綠藻、藍藻等藻類,未來可以從藻類萃取生質柴油,或是培養飼料、健康食品用藻類,搶進生技環保商機。
該二氧化碳捕捉試驗場是由台泥和工研院共同斥資2億元打造。工研院綠能所所長童遷祥表示,該座試驗場是以鈣循環捕獲技術與水泥業生產流程結合,此技術是目前全球最能創造捕獲效益的商業模式。
童遷祥解釋,所謂的碳捕捉,簡單來說,就是將工廠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用特殊技術將它回收起來,然後經由高壓方式液化後,輸送販賣至需要二氧化碳的相關廠商,除了藉此獲利外,也能達到節能減碳的功效。而目前最多排放二氧化碳的產業則有塑化、水泥和鋼鐵。辜成允認為,該試驗廠的設置規模是每小時捕獲1公噸的二氧化碳,這是全球至今最大規模的二氧化碳捕獲試驗廠,尤勝於歐洲諸多國家。
他還指出,這個試驗廠的規模為全球最大,它實踐了過去只能在實驗室和電腦模擬的運作,並且降低碳捕捉的成本達50%,由每公噸50美元降到26美元,未來更有可能降到10美元,成本非常低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