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6日 星期一

小孩病況百百款 治癒絕非小兒科


在藝術乘上食衣住行後,又是感動旅程開始,【art plus電子報】像個神奇的萬花筒圍繞著你,一起尋找藝術的力量! 【傳統中國文學】為網路上第一份學術性電子報,兼具生活藝術、中國文學賞析及學術思想的探討。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udn健康報e報
2012/08/07 第356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本期索引
醫藥新知 醫師來解惑/baby猛哈啾 遺傳爸媽過敏?
節氣「立秋」/身體保溫 忌辣油膩
電扇擺好看 紙扇在手暑意消
健康焦點 減少醫療爭議 衛局教4絕招
小孩病況百百款 治癒絕非小兒科
保健優概念 台大醫院減重餐 民眾秒殺
健康小叮嚀/遠離疾病 先消肚圍
腰過粗!4成中年男 健康拉警報

醫藥新知
 
醫師來解惑/baby猛哈啾 遺傳爸媽過敏?
黃學信/壢新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聯合報
許多小朋友因為打噴嚏、流鼻水來看診,有些爸媽擔心孩子遺傳了自己的過敏性鼻炎,有些爸媽疑惑孩子的感冒怎麼一直不會好,以下是門診常見的疑問與解答。

Q:小嬰兒打噴嚏流鼻水,遺傳到爸媽的過敏性鼻炎?

A:過敏性鼻炎常與遺傳過敏性體質有關,若父母有一人過敏性鼻炎,小孩有過敏性鼻炎的機率是33%,如果夫妻都有,機率高達50%。所以,有過敏性鼻炎的爸媽經常把小嬰兒的打噴嚏流鼻水,當成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是身體免疫力對過敏原的過度反應,使鼻腔黏膜下的肥胖細胞釋放出大量的組織胺,進而產生鼻黏膜腫脹、分泌物增加,造成鼻塞、流鼻水、打噴嚏等症狀。

這種過度敏感的免疫反應和接種疫苗一樣,需要第一劑、第二劑、第三劑,多次反覆、長時間刺激,才讓身體「記住」這種過敏原,等下次吸入這類被列檔的過敏原,才又會出現過敏反應。

大多數小孩要到3至5歲後,出現過敏性鼻炎機率較高,小嬰兒打噴嚏、流鼻水,應優先要考慮其他可能性。

Q:過敏性鼻炎的鼻噴劑有含類固醇,噴多了會不會依賴、有副作用?

A:過敏性鼻炎的鼻噴劑有兩種,血管收縮劑效果快,會有反彈性鼻充血,噴久了,停藥後可能更塞,甚至有藥物性鼻炎;鼻用類固醇效果慢,剛開始感覺不出變化,甚至會嗆鼻,但長期使用療效較能持久。

依臨床研究,類固醇鼻噴劑沒有全身性副作用,且劑量其實很低,一天使用量約為一顆口服類固醇藥物的二十分之一,長期使用不會有月亮臉、水牛肩或抵抗力下降。

Q:為什麼我的小孩感冒好幾個月都不會好?

A:上呼吸道感染症狀,不外乎鼻塞、流鼻涕、咳嗽、喉嚨痛等。小朋友抵抗力弱,幼稚園內又容易互相傳染,確實可能不同病株的感冒一個接著一個來。

病毒性流感會隨著病毒排出體外而逐漸好轉,臨床上,同一個感冒好幾個月都不會好,非常罕見,大多數經久未癒的感冒,常是感染後遺症。

如感冒後氣喘惡化,會持續乾咳,但不會發燒;扁桃腺併發細菌感染會喉嚨痛,但不會鼻塞、流鼻涕;感冒後因鼻涕積在鼻竇引起鼻竇炎,會流黃鼻涕、鼻塞、頭或顏面痛,但很少喉嚨痛;鼻咽部腺樣體因發炎後增生腫大,不見得有鼻涕,但是躺下會嚴重鼻塞。

Q:抗生素吃太多會不會有抗藥性,以後會沒有藥可以吃?

A:小朋友抵抗力差,又常群聚傳染,容易罹患鼻竇炎、中耳炎和肺炎,這些細菌性傳染病常要投以抗生素,所以家長容易有這樣的疑慮。

抗生素作用在殺死或抑制細菌,所以對感冒、腸病毒等病毒性疾病並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若過度濫用,確實有可能使細菌變異而出現抗藥性,而不是讓生病的小朋友產生抗藥性,只要持續完整治療,把致病菌統統殺光,小孩以後依然頭好壯壯,不會留下抗藥性後遺症。若是吃兩天停兩天,就有可能養出抗藥性菌株。

 
節氣「立秋」/身體保溫 忌辣油膩
採訪整理記者黃文彥/聯合報
1.源起:24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古書《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代表夏天將過,秋天即將到來,萬物開始積聚能量,為過冬準備。

2.日期:國曆8月7日

3.氣候:立秋代表秋天到來,但此時空氣乾燥,仍有夏天暑氣,就是俗稱「秋老虎」;「秋老虎」發威,有時甚至比夏天還熱。一般要等到秋分後,才會感到涼意。

4.俗諺:

●「立秋後,一天雨一天涼」:秋天後天氣慢慢轉涼,代表夏天已經過去。

●「立秋後三場雨,夏布衣裳高擱起」:立秋過後氣溫漸漸轉涼,夏季衣服可以備而不用。

●「雷打秋、稻仔像嘴鬚、甘藷像泥鰍」:秋天是農作物收成季節,如果立秋這天打雷,農作物一定欠收。

5.提醒:時序雖然入秋,夏天暑氣未消,仍然忽冷忽熱,要注意身體保溫;秋天也是龍眼產季,但龍眼性溫,口乾舌燥的人不適合食用太多。

6.食物:立秋天氣乾燥,飲食以滋陰潤肺為原則。可多吃蓮子、木耳、百合、山藥、芝麻、蜂蜜、水梨等食物,特別忌諱辛辣、油膩。

7.養生:立秋燥熱,要隨時保持心靈平靜,可適度出遊,避免肅殺之氣。大陸江南一帶更有在立秋這一天,服用「香薷飲」預防痢疾的習慣。

《黃帝內經》記載:「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是立秋最好的養身法則。

諮詢對象/中國醫藥大學台北分院中醫部醫師傅美華

 
電扇擺好看 紙扇在手暑意消
朱木/高市左營/聯合報
我家沒有冷氣,就有一架桌上型電扇,這電扇形同擺設,只有親朋好友到來,才插電讓它風光風光。

我的祛暑良方,就是一把扇子。搧扇子也不是因為叫得最夯的「節能減碳」,實是幾十年的老毛病了。

提起這把扇子,蓋有年矣。30多年前,茶葉店送的。自從有了這把扇子,可就夏不離手,冬不見影。

一把紙扇,搧兩三年,紙面就破損不堪了;但扇骨還是好的,來個DIY,將破損的紙面撕去,找兩張心愛的月曆畫,照著葫蘆畫飄,再把它裱糊起來,又是一把新品,搧將起來依然呼呼生風。

30多年,撕撕糊糊,已不知幾度回春了?目前的樣像,一面是畫家陳丹誠的牡丹,一面是邵幼軒女士的雙貓,可漂亮哪!

儘管今年溫度高達攝氏38度,咱一扇在手,搖一搖涼風來,再看看扇面上的牡丹、雙貓,胡躁的心也就靜下來了,也就正應了那句:「心靜自然涼」的境地了。

目前正值三伏天,也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它伏我不服,一扇在手自可制「伏」!

 
健康焦點
 
減少醫療爭議 衛局教4絕招
記者陳雅芃/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北市衛生局上半年接獲303件醫療爭議,其中以就醫爭議205件最多。衛生局提供民眾安全就醫4絕招,包括就醫態度要正確、安全看病講清楚、檢查及治療方法要確認、聰明用藥等,來減少醫療爭議。

衛生局公布1至6月醫療爭議案件統計,共303件,其中以就醫爭議案件205件最多,其次為醫病間溝通71件,再其次為行政流程與費用問題平均27件。

衛生局醫護管理處副處長杜仲傑說,除醫護人員端,民眾在就醫前也應該準備及建立正確的就醫態度,在與專家、學者討論後,提供民眾安全就醫4絕招。

首先就醫態度要正確,如在照X光片、胃鏡前,民眾應穿著容易穿脫衣物,避免配戴過多飾品。就診時不宜要求醫師打針、開藥,應尊重醫師專業上的判斷。

其次包括過去病史、有無藥物過敏的情形、有無懷孕等,在看病時都應誠實告訴醫師。

接著在醫師建議做相關檢查或治療時,不清楚處要請醫師詳加說明。

最後聰明用藥。看診領取藥物時應核對藥袋上姓名、性別是否符合,同時與藥單上藥品名稱及數量是否一致,並應多利用醫院或藥局「藥物諮詢窗口」。

衛生局表示,民眾若在市內各醫療院所有醫療糾紛,可透過醫療爭議案件陳情專線27287080通報。

 
小孩病況百百款 治癒絕非小兒科
葉勝雄/永和耕莘醫院小兒腸胃科主/聯合報
一般常用「這算小兒科」,比喻事情很簡單。家長常有「醫師你幫我小孩看一下,需要開藥我再掛號」的誤解。但是,小兒科真的這麼簡單嗎?

兒科病人第一要觀察其活力,是疾病嚴重度的指標,比發燒幾度還重要。嚴重哭鬧的小孩,可能極度不舒服,並不只是怕醫師;平常好動的小孩突然變得安靜,也要小心。第二是了解現在的症狀,兒科困難之處在於病人本身不太會表達,甚至連隨行家屬,也要打電話問保母、老師或奶奶才知道。

除此之外,家屬說的發燒,可能指37.6℃的正常偏高體溫;發燒5天可能只燒第1天和第5天,第2到4天體溫正常;媽媽說寶寶食欲不好,可能體重早已超標;便秘可能是喝母奶的正常現象,拉肚子可能是嚴重便秘造成的滲便。這些症狀常需醫師進一步釐清,才能正確判斷。

還要觀察小孩的成長發育,扣除早產和遺傳因素,長太快要小心性早熟,長太慢要小心發育遲緩等。

至於身體檢查,除了小孩可能不配合以外,也遇過媽媽說肚子痛很久的小孩,觸診肚子每個地方,問他「痛不痛?」,都回答「痛」。追根究柢,原來他正在學說話,會複述問題的最後一個字,即使輕輕碰頭髮,也一樣答「痛」。如果沒有同時考慮小孩的表達能力,可能要多做許多無謂的檢查。

很多人以為小孩還小,能有什麼病史?其實疫苗接種史、有沒有住過院、是否常常不明原因發燒、長過玫瑰疹、感冒是不是常常超過兩周才好、父母親有沒有過敏性疾病、上學了沒、家中有無其他小孩,這些都有助於診斷。

兒科處置,困難在於病人不配合和「小」。打針、抽血,都要面臨比大人細的血管,常找不到適合的血管,有時甚至要打入比針還細的血管,更是一大難事。胸管、中央靜脈導管、氣管內管等等,都考驗醫師的技術和穩定度,還有眼力。

兒童不是大人的縮影,而是未來健康的基礎。一個兒科專科醫師的養成,和內科一樣需要3到5年的教學醫院訓練,並不斷累積臨床經驗。

然而其他科醫師如果訓練有素、有全人醫療的觀念,當然也可以擔負第一線兒科診療的責任。

兒科的看診,從第一眼的接觸就已經開始,診察的重要性遠大於藥物,小兒科不只是小兒科而已!

 
保健優概念
 
台大醫院減重餐 民眾秒殺
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大醫院最近把原本僅供員工預訂的健康減重餐,開放給一般民眾購買,結果每天預做的一百份餐盒,立刻被搶光;而同樣外賣健康減重餐盒的台安醫院,則以素食為主,生意好到已開放團購。

台大醫院營養部主任鄭金寶指出,現代人多半外食,但坊間的排骨或雞腿便當,至少七、八百大卡;若外層裹粉,最高甚至可達一千大卡。衛生署建議成年女性每天熱量攝取一千五百到一千八百大卡,一個便當就超過一天熱量的一半。

鄭金寶表示,該院推行員工減重餐已行之有年,由於詢問度高,因此決定開放,沒想到反應熱烈。

台大醫院營養師游雅婷指出,目前共推出三種減重餐,分別是四百大卡的羽量餐、六百大卡的輕食餐,及七百五十大卡的活力餐。每份餐盒售價從六十元到八十元,差別在主食及肉類的份量,每天主食會替換,從五穀飯、薏仁飯,到胚芽飯、紅棗雜糧飯都有。

以昨天販賣的羽量餐為例,它包含兩份的全穀雜糧飯,一份魚肉,用低油烹調的小黃瓜白菜肉丁,以及由筍片、菇類、紅蘿蔔、木耳、絲瓜和小白菜等水煮的蔬菜,吃起來很有飽足感。

同樣由醫院營養師調製的減重餐,還有台安醫院。該院崇尚素食,不用動物油脂炒炸,往往開賣不到一小時就搶購一空。

 
健康小叮嚀/遠離疾病 先消肚圍
記者張耀懋整理/聯合報
20歲以上的國民,每五人就有一人有代謝症候群的問題。而肥胖症候群患者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及腦中風的機率,分別為一般人的六倍、四倍、三倍及兩倍。

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女性超過80公分,就是腹部肥胖,罹病風險提高,要遠離疾病,先消肚圍。

資料來源/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腰過粗!4成中年男 健康拉警報
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聯合報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資料顯示,近五年來國內男性腰圍有增粗趨勢,因此而衍生的疾病死亡人數增加百分之七點四,相關醫療支出更是癌症支出的一點二五倍。

衛生署國健局副局長趙坤郁表示,從去年八月成人預防保健至今年五月全國一四六萬人次受檢資料也發現,四十歲以上的受檢男性,四成以上都有腹部肥胖的問題,而腹部肥胖是代謝症候群的重要指標。

代謝症候群是指腰圍過粗、血壓和血糖偏高或血脂異常,也往往是慢性病發病前的警訊,腰圍是最容易檢測的指標。不論身高體重為何,十八歲以上男性腰圍超過九十公分、女性超過八十公分,就是腹部超標。五成以上的腹部肥胖者,都有代謝症候群。

腰圍測量的位置,應在肋骨下緣與腸骨上緣之間的腹部中線,最佳測量時間點是餐與餐之間。量腰圍時,要除去覆蓋衣物,並維持正常呼吸。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創會董事長蔡敬民指出,腹部肥胖多是皮下脂肪,也就是平常吃雞肉時的雞皮下的部位。皮下脂肪越厚,越易造成心血管疾病。

衛生署副署長林奏延表示,廿歲以上國民每五人就有一人有代謝症候群的問題。代謝症候群患者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及腦中風的機率,分別為一般人的六倍、四倍、三倍及兩倍。

不只是中年男子「腰」注意,國健局的統計,十九至三十歲男性腰圍已是各年齡層之冠。而且二○○七還較二○○二增加五點二公分。蔡敬民說,青年腰圍增粗,多是不運動。現在年輕人活動力大不如前,他和學生去爬山,結果學生體力不支,他還幫她們提包包。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