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中,中國各經濟部門都在公布去年12月經濟數據,除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物價指數,因創7個月新高引起一番討論外,再一引起爭論的,是12月信貸數據,因其顯示的是中國大陸銀行信貸之緊。中國經濟的起落,與中國信貸的鬆緊,有比較密切的關係。
上星期中國央行公布數據,稱去年12月人民幣貸款增加4,543億元,比2011年同期少增加1,863億元,創下2010年1月以來的三年新低。
這一數據之所以引起爭論,不僅因其對過去信貸操作而言,被認為遠低於市場預期,還因其對未來貨幣政策的調整而言,有一定警示作用。因為12月正是中央經濟工作召開之月,人們都以為在這個月,各部都在放鬆製造榮景,包括國家發改委大放一批項目,人們相信銀行這時也應在放水,信貸量本應增加。所以人們擔心,12月的數據,是否象徵著貨幣政策延續從緊。
對12月信貸的收縮,經濟界有兩種解讀,一種認為,12月信貸收縮是屬正常,因為傳統上銀行這時都在按指標行事,一看指標完成,就要減少信貸業務了。另一種解讀認為,這一指標相當不正常,因為全年完成信貸8.2兆元人民幣,以月平均數來說是偏低和異常。
事實上,不僅是12月信貸減少,去年以來已經出現流動性緊張的狀況,到年底達至高峰。
企業界都在抱怨,現在到銀行借貸,銀行方面表現得愛理不理,基本上借不到錢。而地下錢莊的年息報出高達40個點,也反證出正常管道融資有多難。
現在的問題,是去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共領導層就定下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不變,上周末召開的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定下今年其主要任務,第一條就是「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在中國經濟政策中,「穩健」的意思不是從緊,但等於不能鬆。
但從智囊機構那邊聽到的風聲,是雖然定下政策不變,但政策與政策的實施,是兩個概念,何況今年將特別強調「前瞻性、針對性和靈活性」,那不是已經埋下了可變之意。
那麼,今年中國貨幣政策在「穩健」的大帽子下,將可能有那些變意呢?
首先,指標變鬆了。仍以信貨來看,去年預定的信貸規模,是8.2至8.3兆元人民幣,最後完成的是8.2兆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實際敲定,今年信貸規模要「適度增加」,比去年放寬的內定規模是8.5兆元人民幣,這將是再創新高。
加上社會融資也將放寬為「適度增長」,今年中國經濟的資金環境,至少比去年要寬鬆得多。
當然,中國的貨幣政策調控,除了信貸模規外,還有另外一個規模,即貨幣供應量,以及「三率」的起落,即人民幣利率、匯率和存款準備金率。目前消息,M2的增速,定在13%至14%間,而基準利率,將適時下調。
看到這裡,大致就可明白,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要求貨幣政策去處理好「穩增長、調結構、控物價、防風險」的關係,因何把「穩增長」放到了第一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