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大陸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八個月,大陸全財政收入達人民幣7.4兆(約新台幣34.5兆),較去年同期成長30.9%,預估至年底可望突破人民幣10兆(約新台幣46.6兆)。然而,財政收入增幅過快也引發市場擔憂,擔心國富民窮可能將抑制居民和企業的積極性。
多位大陸專家直言,在關注財政收入的同時還要注重財政支出,結構性調整減稅將是未來稅制改革的目標。
新京報與中廣網報導,按照大陸財政部年初提出的預算報告來看,今年全國財政收入可望達人民幣8.9 兆(約新台幣41.5兆),比過去同期上揚8%。但截至目前,財政收入增幅遠遠超出8%,收入總額已達到全年目標的83%。
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副院長劉桓認為,去年大陸全國財政收入為人民幣8.3兆(約新台幣39兆),以目前的表現來看,只要接下來四個月維持去年水準,全年的財政收入也都將超過人民幣10兆。
劉桓表示,減稅應當成為未來稅制改革的目標,包括增值稅、營業稅等稅都應當減少。他認為,企業要獲得發展除了具備優秀的團隊和正確的產品市場定位外,良好的外部環境必不可少,而減稅就是為企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劉桓進一步指出,當前的稅收應進行結構性調整,在減稅的同時,對於污染環境產業的徵稅要增加,這樣才有利於產業結構調整。
此外,劉桓認為,在關注財政收入增長的同時,也應該關注財政支出,國家的財政支出是否多用於改善民生。「北歐的稅負比我們重,但公眾抱怨卻少,主要是因為財政收入多用於民生。」
大陸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也同意結構性減稅。他指出,減稅是應該的,但也不是說減稅是唯一的,就特定稅種必須有增有減。結構性減稅是對於小企業、企業發起的創新活動,給予稅收優惠並儘量減稅,但同時也要結構性增稅,譬如對高污染企業徵收資源稅,或高收入階層要多交一些稅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