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時分,在公園樹下總可看到一群人架起弓步或雙手甩啊甩的,分別練起太極拳和外丹功。根據台北榮總一項調查發現,勤練這些功法對中老年人的自律神經活性,確實有幫助,長期下來還有助降低血壓和增加肺活量。 台北榮總教研部研究員呂萬安在台灣醫學會發表「放鬆操與心率調控」研究,他以20名外丹功組學員、30名太極拳組學員及30名對照組為研究對象,觀察受測者在運動前後心率變異度(HRV)、血流動力學及肺功能的差異。 呂萬安表示,所謂心率變異度,是現代生理學用來偵測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活性的指標,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及尿毒症患者,通常會有交感神經活性上升、副交感神經活性下降現象,臨床上也常觀察心率變異度,作為預測加護病房患者存活度的依據。 呂萬安指出,研究發現,不論外丹功組或太極拳組,運動後短期效應都是副交感神經活性上升,另一方面是交感神經活性下降。他解釋,交感神經如同汽車的油門、副交感神經就像煞車系統,當交感神經活性上升,代表人體充滿能量、體力變好。 他也發現,包括太極拳組和外丹功組的收縮壓、舒張壓,以及平均動脈壓,也都比對照組要低,尤以太極拳組更明顯。 台大醫院復健部兼任主治醫師藍青表示,太極拳對身體保健及養生功效,近年來已獲許多醫學驗證,除了能提升心肺功能、維持中老年人的步態穩定外,也有研究證實,常練太極拳能有效降低膽固醇,並改善胰島素敏感性。 呂萬安指出,整體而言,太極拳降血壓作用及增加肺活量的功能,似乎優於外丹功;但太極拳在行拳運步中,經常處於屈膝弓步狀態,並以一條腿輪換支持全身重心,膝關節負荷的重量頗大。他建議,如果本身有退化性關節炎,可選擇外丹功。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