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花蓮海邊長大的。 一九六○年代的花蓮的海,和二十一世紀的今日,是非常、非常不同的。
拜二○○六年太平洋詩歌節之賜,我以偷閒的心情重遊了從港口至南濱這段海岸。童年的感覺有一些些回來了,但物換星移、滄海桑田之感更多。
童年的花蓮海邊布滿了神奇的鵝卵美石,在海水浸濕下映著天光,每一顆都有如寶石一般,無怪乎每次去總滿口袋石頭回來,也薰染了花蓮人玩石、玩漂流木等「靠海吃海」的習性。
臺灣經濟起飛時,花蓮海岸的鵝卵石大舉外銷,我的國小、國中同學們的暑假打工,便是在海邊撿石頭,賣給出口商,聽說都去了日本。而這時,花蓮海濱的沙灘長度竟大幅縮短了,從前跨過堤防還得走上長長一段路才能踩到浪,而今,竟只有數十呎之遙。
高中時花中外海頗具歷史的白燈塔被炸毀了,花蓮港區延伸向北濱。花中高三在停課準備聯考時,同學時常翻牆出去,到海邊捕熱帶魚,經常滿滿一塑膠袋子花花綠綠、奇形怪狀的魚帶回教室。如今,當然是絕不可能了。但○六年從亞士都飯店向北,越過港區朝已成觀光景點的七星潭走,其實遠比不上往南濱方向,朝南濱市埸及公園走這一段來得美。而這一段海灘,正好也是我童年留連忘返的遊戲場。
我背著略顯突兀的相機,邊走邊試著拍下每一顆石頭、每一道浪潮,但其實是試圖捕捉童年的記憶。並非周末,又非假期,一路行人稀少,四下靜悄,只有海浪拍岸聲分明,走到了開闊處,有人騎腳踏車,把車停在堤上,就坐在石頭上怔怔地看海。不知為什麼這樣尋常的景象帶給我極大的震動─原來,幾十年來,花蓮人看海的姿勢沒有改變!海變了,沙灘短了,石頭少了,堤防加高了,又多了好多醜陋的消波塊,人也該不是當年的看海人了─但花蓮人看海的姿勢、眼晴,看海的那顆心,幾十年赫然沒變!真如佛家言:「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時間並未真正帶走一切。如今反而是看海人的那姿勢安慰了我。冬天花蓮的海天總是清一色底陰沉,不似夏天時有寶石藍般層次複雜的藍,我拍完照,騎上腳踏車,原來在海邊看海的那中年男子,不知何時已經走了,我把單車騎上堤防,單腳點地,迎著獵獵海風,將視線投向海天極遠處。天地悠悠,人的存在如滄海之一粟,除了這些感慨,我並不知道每個花蓮人騎著腳踏車看海時都想到了什麼?
我把單車停在堤上,在岩石上坐下來,遞補了方才那人的位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